近日,一位52 歲男性患者張先生突發急性心肌梗死。河南省胸科醫院從院前 120 緊急響應到院內綠色通道快速啟動,從介入手術開通閉塞血管到術后監護,每一環節高效銜接,再次凸顯了急性心梗搶救中“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的核心原則,為患者贏得了寶貴的生機。
張先生當日白天間斷出現胸悶、胸痛癥狀,10 余小時后,即夜里近11點左右,又突發大汗淋漓、惡心嘔吐、前胸后背劇烈疼痛等癥狀,這些癥狀明確指向急性心肌梗死這一兇險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因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的危重疾病,若不及時干預,隨時可能因惡性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引發猝死。
河南省胸科醫院120迅速出動接診,急診醫生何慧、急診護士王鵬飛看到張先生病情兇險,“手捂胸口、意識已淡漠”。
轉運途中,結合現場心電圖提示的 ST 段抬高,明確為急性心肌梗死,表明猝死風險極高。
△患者術前心電圖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表現
何慧第一時間與急診內科值班醫生孫慧匯報病情,孫慧醫生同步啟動“急性心梗綠色通道”。
孫慧立刻將患者情況告知急診內科主治醫師張正勛。
此時,張正勛正在手術間手術,他馬上協調并確保院內手術團隊、導管室等相關人員到位待命。
院前院內急救通道的無縫銜接,為后續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23:15分,張先生被運抵醫院,未經過常規掛號、繳費等流程,直接由擔架車推送至導管室手術臺做術前準備。
與此同時,手術室外,醫生與家屬溝通病情、告知手術風險并完成知情同意等術前手續。
造影結果顯示,張先生右冠狀動脈100% 閉塞,前降支血管95%狹窄,回旋支50%狹窄。閉塞血管內可見大量血栓。
按照急性心梗急診處理原則,團隊優先處理“罪犯血管”,即導致此次心梗的右冠血管。
術中,張正勛正使用血栓抽吸導管清除血栓時,患者出現險情:突發室顫、意識喪失、全身抽搐,心率降至30 次/分左右,血壓低至 50/30mmHg。醫護團隊立即給予電除顫及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同時使用阿托品提升心率。經過緊急處理,心率、血壓逐漸恢復正常。隨后通過導管注射溶栓藥物,血管血流逐漸恢復至3級(正常血流水平)。
△術后心電圖顯示ST段明顯回落
此時,手術室里的時針指向23:30,張先生從推入導管室到完成介入手術,全程用時僅 15 分鐘。
術后,張先生轉入重癥監護室,術后第二天轉回普通病房。
現在,張先生已經能下床走動做些輕微活動,等待身體進一步恢復后行二期手術,處理嚴重堵塞的前降支血管。
這個病例為公眾帶來重要健康警示:
一是警惕典型癥狀:急性心梗常表現為劇烈胸痛(可放射至前胸后背)、大汗淋漓、惡心嘔吐、意識模糊等,出現此類癥狀需立即就醫;
二是及時撥打120:心梗搶救黃金時間為發病后 120 分鐘內,撥打 120 可啟動專業急救流程,為搶救爭取時間;
三是日常預防是關鍵:后經詢問張先生病史,得知張先生常年習慣于熬夜、大量吸煙(一天兩包),這些不良習慣都是心血管健康的大敵。因此,應避免熬夜、戒煙戒酒,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定期體檢,以降低心梗風險。
急性心梗雖兇險,但早發現、早干預可顯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面對此類急癥,“快速響應”與“科學預防”同樣重要。
(李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