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一則消息震動全球癌癥治療領域:中國自主研發的PBMC來源同種異體NK細胞(PANK)療法的肝細胞癌適應癥,正式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這是全球首個獲得美國FDA肝癌適應癥孤兒藥認定的自然殺傷(NK)細胞療法,標志著我國在免疫細胞治療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與此同時,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建設全球“新藥智造”產業高地行動計劃》政策文件中,NK細胞療法被明確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彰顯其作為癌癥治療新勢力的重要地位。
人體抗癌“特警隊”:NK細胞的天然戰力
在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里,都駐扎著一支特殊的“特警部隊”——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它們是免疫系統中的先天戰士,無需預先訓練或識別特定抗原,就能快速精準鎖定并摧毀癌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
醫學研究表明,正常人每天會產生約6000個癌細胞,但大多數人不會發展為癌癥,正是得益于NK細胞的實時免疫監視功能。一個NK細胞可消滅多達27個癌細胞,堪稱人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與傳統T細胞不同,NK細胞具備三大獨特抗癌優勢:
- 連續殺傷能力:消滅一個靶細胞后可立即轉向下一個目標
- 多重殺傷機制:通過釋放穿孔素、顆粒酶,激活凋亡途徑等多種方式摧毀癌細胞
- 安全性更高:異體使用時幾乎不會引發移植物抗宿主病或嚴重細胞因子風暴
然而在癌癥患者體內,NK細胞數量明顯減少且功能受損。例如在肝癌組織中,NK細胞數量顯著低于正常組織,活性也大幅降低。這正是需要外援支持的關鍵所在。
即用型抗癌新武器:PANK療法的突破優勢
同種異體NK細胞療法,特別是采用PBMC來源的PANK技術,代表了新一代免疫治療方向。其核心突破在于打破傳統自體細胞治療的局限:
- “即用型”設計:無需采集患者自身細胞,直接使用健康供體細胞
- 規模化生產:提前制備冷凍保存,患者隨時可用
- 大幅降低成本:一份細胞制品可供多位患者使用
先康達生命研發的PANK療法展現三大技術優勢:
- 細胞純度>99%,遠高于行業標準
- 腫瘤殺傷效果比臍血NK細胞高50%左右
- 與傳統工藝相比,殺傷效果也提高50%左右
這些特性使PANK療法成為首個獲得FDA肝癌孤兒藥認證的NK細胞療法,為晚期癌癥患者提供了及時且可負擔的治療新選擇。
抗擊肝癌:術后復發率降低40%,控制率達80%
肝細胞癌(HCC)是全球第六大高發癌癥,中國患者占比高達55%,每年新發病例超過90萬例。晚期肝癌患者面臨治療不耐受、易耐藥、易復發的嚴峻挑戰。
一項針對乙肝相關肝癌患者的臨床研究(NCT02008929)帶來了希望:5例接受肝切除術的患者術后輔以同種異體NK細胞治療,結果令人振奮:
- 3年無復發生存率(RFS)達60%
- 總生存率(OS)達80%
- 顯著優于傳統治療預后
其中一例44歲患者的故事尤為典型:肝切除術后7個月出現肝內復發,經射頻消融聯合NK細胞治療后,連續42個月無復發,重返正常生活。
解放軍總醫院的最新研究進一步證實:NK細胞療法在晚期肝癌治療中實現80%的疾病控制率,為失去手術機會的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存希望。
想尋求NK細胞療法或CAR-NK細胞療法及其他國內外治療新技術幫助,且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患者可以先將病歷提交至無癌家園醫學部(400-626-9916)進行初步評估。
生存期超42個月!NK細胞療法聯合肝動脈灌注化療強強聯手!
2022年6月2日,發表在國際期刊《frontiersin Immunology》上的一篇文章探討了關于局部高劑量自體NK細胞聯合肝動脈輸注化療(5-FU和順鉑)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
此研究共納入11例局部晚期肝細胞癌患者接受局部高劑量自體NK細胞治療,其中結節型8例,浸潤型3例;7例患者的腫瘤直徑>5cm,8例患者有5個以上的腫瘤,5例患者有大血管侵犯。
試驗結果顯示,在接受2個周期的5-FU和基于順鉑的HAIC作為初始治療的13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可以評估治療反應,接受了3劑局部高劑量自體NK細胞治療。
結果格外喜人,有4例患者獲得完全緩解,3例患者達到部分緩解,2例患者病情穩定,客觀緩解率為63.6%,疾病控制率為81.8%!
11例患者的治療效果
當中位隨訪時間為55.9個月時,所有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0.3個月,12個月PFS率為36.4%,24個月的PFS率為9.1%。
中位總生存期(OS)為41.6個月,12個月總生存率為72.7%,36個月總生存率為54.5%。
在安全性方面,此項試驗中的不良事件均與肝動脈關注化療相關,與局部NK細胞輸注無相關;因此,無論給予何種劑量的自體NK細胞,該治療通常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據了解,這是局部高劑量NK細胞聯合肝動脈灌注化療的首次臨床研究,此次的臨床試驗數據效果較好,且安全性高,不失為標準治療失敗的局部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從「無藥可救」到「重獲治療機會」,DC+NK療法聯手創奇跡
除了單獨輔助使用NK療法外,NK療法與樹突狀細胞疫苗療法的結合被認為是理想的療法,因為 NK 細胞可以攻擊樹突狀細胞疫苗難以靶向的癌細胞(即那些逃避樹突狀細胞控制的 T 細胞攻擊的癌細胞)。
近年來,DC 疫苗與 NK 細胞療法的聯合應用,在肝癌等多種癌癥的治療中展現出了令人振奮的效果,這標志著人類在攻克惡性腫瘤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2024年8月,國際知名學術期刊《Cureus》上發表的一項臨床病例報告,詳細記錄了一位61歲晚期肝細胞癌患者在接受聯合NK細胞治療方案(DC疫苗+NK細胞+納武利尤單抗)后,病情得到顯著改善。其中,肝臟儲備功能顯著改善,肝部腫瘤體積大幅減小,為后續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截圖源自《Cureus》官網
61 歲的王老伯因丙肝長期纏身,突然肚子鼓得像氣球,一查已是晚期肝癌 —— 腫瘤不僅塞滿肝臟,還擴散到淋巴結、肺和骨頭,肝功能差到連普通藥物都難以承受(Child-Pugh C 級),醫生說只能靠姑息治療 “維持”。
但一場 “免疫軍團” 的聯合出擊改寫了結局:醫生從他血液里提取免疫細胞 “教官”(DC 細胞),用癌細胞特征 “特訓” 成 DC 疫苗,搭配納武利尤單抗和體外培養的高活性 NK 細胞,組成 “海陸空” 抗癌戰隊。前 4 周,DC 疫苗和藥物每周 “沖鋒”,之后調整為每兩周一次,NK 細胞每 3 周 “支援” 一次。
神奇的變化悄悄發生:原本臥床不起的他,3 個療程后竟能慢慢下床,肚子也不那么脹了 ——CT 顯示腹水在減少,更關鍵的是,曾經 “罷工” 的肝臟開始恢復功能!原本被判 “只能姑息” 的他,在第 7 個療程后,肝功能達標到能接受標準治療,徹底告別了 “無藥可救” 的絕境。
這場治療像給免疫系統 “裝上引擎”:DC 疫苗教會 T 細胞精準識別癌細胞,NK 細胞像 “先頭部隊” 直接絞殺,藥物則解除癌細胞的 “偽裝”,三者聯手不僅控制了轉移,還讓脆弱的肝臟重新 “工作”。如今,王老伯終于等來了逆轉命運的機會,從生命倒計時走向了新的治療希望。
圖1 患者治療前后冠狀面CT掃描圖
CT掃描示原發灶及轉移灶均縮小,腹水消失,根據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版,提示為部分緩解
圖2 橫斷面CT顯示聯合免疫治療后病情好轉
NK療法前景廣闊,CAR-NK療法厚積薄發
經過幾十年的臨床研究,世界上已經實現了既增強了NK細胞活性,又成功增加了NK細胞的數量,完成了NK細胞回輸體內對抗癌細胞必備的兩項基本要求。目前,無論是中國、日本還是美國,NK細胞培養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
而CAR-NK與CAR-T療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將修飾的免疫細胞由T細胞變為NK細胞,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臨床前研究表明CAR-NK細胞在實體瘤治療方面具有顯著的抗瘤能力。
諸多研究證實,CAR-NK療法在胰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膠質母細胞瘤和神經母細胞瘤、肝癌等實體瘤方面的療效頗佳,還能特異性識別和高效殺傷乳腺癌腫瘤細胞,對多發性骨髓瘤療效顯著。
總之,小編堅信,在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細胞免疫技術和藥物聯合使用的試驗不斷涌現,只要不放棄任何一點希望,攻克癌癥指日可待!
本文為無癌家園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