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聰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是一種致命的革蘭氏陽性病原體,其對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 導致住院患者治療失敗和死亡率上升。 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 ),已成為 全球最致命的細菌之一。
據估計,全球范圍內,每年有超過 100萬人死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這一驚人的死亡數字凸顯了研發新型治療藥物和抗感染化合物的緊迫性。
2025 年 7 月 15 日,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本教授 、徐峰主任醫師等在 Nature 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 發表了題為: Inducing bacterial calcification for systematic treatment and immunomodulation agains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提出了一種開創性的替代療法,用于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慢性感染。該方法不同于抗生素,而是依賴于高選擇性的抗體-多聚唾液酸偶聯物( antibody–polysialic acid conjugate,簡稱為APC) ,其能夠將 MRSA 包裹在一層鈣殼中,從而破壞其活性,同時增強宿主的免疫反應。體內實驗顯示,APC 的系統性給藥,能夠高效且安全地治療 MRSA 引起的小鼠 慢性肺部感染和慢性骨髓炎。
這項研究 該研究提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極具創新性的方法來消除一種主要的耐藥性病原體——MRSA,為耐藥菌相關難治性致病性感染的提供了一種有前景的治療方法。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殺死耐藥菌的新思路——將鈣離子吸引到細菌細胞壁上,從而通過鈣礦物質沉積來清除金黃色葡萄球菌,治療 MRSA 慢性感染。
研究團隊將靶向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壁磷壁酸的單克隆抗體的抗原結合片段與多聚唾液酸偶聯,從而形成抗體-多聚唾液酸偶聯物(APC),其能夠有效靶向 MRSA,并誘導鈣離子在其表面聚集,誘導 MRSA 的鈣化。這一過程阻礙了 MRSA 的能量代謝以及多種重要的代謝途徑,從而導致其死亡。
研究團隊還發現,細菌鈣化會導致體內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中鈣防衛蛋 白( calprotectin )、鈣結合蛋白 S100A8/S100A9 的表達增加,并能刺激巨噬細胞向炎癥狀態激活,從而作為一種免疫調節劑促進細菌的清除。
接下來,研究團隊驗證了 APC 的體內治療效果,結果顯示, APC 的系統性給藥,對 MRSA 引起的小鼠 慢性肺部感染和慢性骨髓炎的治療中,顯示出高效性和安全性。
總的來說,該研究提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極具創新性的方法來消除一種主要的耐藥性病原體——MRSA。鑒于細胞壁磷壁酸是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的關鍵成分,這種方法還可能用于其他耐藥菌引起的感染的治療。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5-0273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