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俄烏沖突的形勢已經遠超特朗普預期,俄羅斯的步步緊逼讓特朗普實在生氣,要再次下場幫助烏克蘭,但這次他想了個新招,特朗普要“請客”,但要把北約拉進來買單,與此同時還不忘給中印添亂。
特朗普的軍援變生意
2025年7月1日,五角大樓那邊簽署命令,暫停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火箭炮彈藥和數千枚155毫米炮彈,原因是美國彈藥庫已亮起紅燈,在“確保美國利益優先”的回應面前,烏克蘭士兵只能眼睜睜看著俄羅斯477架無人機和60枚導彈撕裂天空。
戲劇性的轉折在不久后上演,特朗普突然批準新一批“防御性武器”輸烏,更在7月10日宣布美國將與北約達成“全新合作模式”,由北約全額支付美國提供的“最先進武器”,再經北約之手轉交烏克蘭,玩起了“繞道輸血”的把戲,但讓盟友掏錢續命。
更意外的是美國這套“左手收錢、右手遞刀”的生意經真有愿意干的,德國總理默茨聞風而動,火速向美國求購“愛國者”系統轉送烏克蘭,北約從此多了一張天價賬單,美國軍工廠的生產線卻徹夜通明。
然而當北約金庫被撬開時,美國制裁大刀已向中印揮去,7月12日,美國國會共和黨高層高調推進《2025年制裁俄羅斯法案》,殺氣騰騰的條款直指能源命脈,稱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將被征收500%關稅,所指目標不言而喻,中國與印度正是俄羅斯原油最大買家。
特朗普的三重算計
特朗普此次武裝烏克蘭的方案,藏著三把算盤,首先是軍火利潤,俄烏沖突三年多來,美國對烏軍援總額已達數千億美元,本土兵工廠產能拉滿仍填不滿戰場消耗,如今讓北約接盤付款,既清空庫存又賺取現金。
其次是為了地緣控制,德國總理默茨求購“愛國者”系統的姿態,暴露歐洲防務的軟骨病,美國通過軍援強化歐洲安全依賴,同時將歐洲能源命脈從俄羅斯扭向美國,當德國對美汽車出口因關稅戰暴跌25%,法國葡萄酒被30%關稅壓得滯銷時,歐洲已淪為美國經濟的“附庸”。
最后是對中印的制裁,500%石油關稅法案表面針對莫斯科,實則要掐住發展中國家的能源咽喉,美國議員們赤裸裸宣稱要給中印“上眼藥”,只因兩國拒絕跟隨西方切斷俄油采購。
這種霸權邏輯甚至不顧自身軟肋,因為法案中“鈾礦制裁”條款若實施,美國核電站將率先遭500%關稅反噬,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招數,只為維系搖搖欲墜的單極霸權。
美國深陷霸權反噬漩渦
然而美國的雙線攻勢正遭遇冰冷現實,在烏克蘭戰場,當北約的“付款武器”姍姍來遲時,俄軍已在頓涅茨克推進二十公里,更諷刺的是,美國從亞太調往烏克蘭的“決戰導彈”,原本用于威懾中國,如今卻讓西太平洋防線洞門大開。
在能源戰場上,500%關稅恐嚇激起更強硬的反制,中國與印度悄然加速本幣結算,東盟能源聯盟逐步切割美元體系,連歐盟都轉身與印尼簽下零關稅協議,馮德萊恩公開宣稱“貿易多元化是對抗脅迫的核心武器”,當德國機械、意大利紅酒、印度軟件集體轉向東方采購時,美國親手將自己架成“經濟孤島”。
而最響亮的耳光來自盟友的覺醒,法國總統馬克龍怒斥美國關稅政策是“經濟附庸化”,意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痛批歐盟“為德國利益犧牲意大利農場主”,當德國汽車業因25%關稅損失80億歐元,默茨政府仍低聲下氣求購美國導彈,歐洲的怒火已經被點燃。
美國的“武裝烏克蘭”計劃和500%關稅大棒,本想震懾中俄、拿捏歐洲、威懾中印,卻讓德國車企損失80億、在意大利引發農場主上街抗議、印度轉身攜手中國,如今的局面,恐怕白宮的決策者們又要徹夜無眠了。
參考資料
德國總理:已向美國提出購買 “愛國者”防空系統用于援烏 央視新聞2025-7-10
特朗普稱將向北約提供最先進武器以支持烏克蘭 光明網2025-7-15
美國將宣布“武裝烏克蘭”新計劃 或包括進攻性武器 央視新聞2025-7-14
俄媒:美議員稱將于7月審議對俄新制裁法案參考消息2025-6-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