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菊學姐,原創好文,歡迎轉發分享。
宗馥莉的親叔叔宗澤后,又一次親手把“刀”捅向了親侄女。
記得上一次,他就曾公開質疑宗馥莉無力接班;這一次,面對宗慶后生前設立的信托糾紛,他又迫不及待跳出來刷存在感,說:“哪怕宗慶后沒給這些私生子遺產,作為姐姐也該照顧弟妹。如今她還想獨占所有,不夠厚道。”
更是當著鏡頭冷嘲熱諷:“她從小就很自私,六親不認。”
說得好像他自己是個對家族有情有義的忠厚長輩,可誰不知道,他早年也曾背刺自己的哥哥宗慶后?現在倒是裝得一副為宗家興亡憂心忡忡的模樣,甚至還流露出自己的小算盤:“如果娃哈哈把她股份國有化,我倒可以出一份力……”
聽到這段采訪,不知你作何感想,反正我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位叔叔怕不是眼紅撈得不夠多?是不是也想給自己的私生子謀一份基業?
果然,看了更多采訪視頻才知道,宗家原先的家風一直存在問題,叔叔不僅背刺侄女,以前還背刺過自己兄弟——宗慶后也曾不被全家待見,以致于原配妻子非常心疼他。
這個家族,歷來親情淡薄。宗慶后小時候不被父母重視,早年艱苦創業也缺少親人支持。
他的原配妻子施幼珍曾在采訪中回憶:“他是老大,父母也不把他當回事,他們家也不太關注他,他得到的關愛很少,我總覺得他蠻可憐的,我應該照顧他,我要給他多一些關愛。不管今后他變成什么樣,我對他這一點不會變,我蠻可憐他的。”
而宗慶后聽到這段話,竟當場潸然淚下。
令無數人唏噓感慨的是,賢妻扶他青云志,他卻還賢妻三個私生子。
之后,宗馥莉的叔伯姑姑都站私生子和三姐,這樣的家族風氣,宗馥莉還認這樣的親戚干什么?
宗家向來缺愛缺情,輪到宗馥莉這一代,又如何能指望六親和睦?她不過是延續了這場權力與冷漠的宿命罷了!
什么“六親不認”?不過是六親無靠罷了
親叔叔說她“六親不認”,但你認真去看她的人生,就會明白:不是她無情,而是她生在復雜的大家族,只能堅強隱忍、殺伐果斷。
這樣的女生,注定就是“來人間搞事業”的大女主。因為她沒有太多可以真正依賴的人,除了親媽,還有誰?
她的童年,是背后風言風語的家族紛爭;她的成長,是在父親風流成性的陰影下艱難自保;她的打拼,是靠一個女人獨自撐起一個姓氏、一個王國。
說她“自私”?但她從14歲被送往美國開始,就必須學會照顧自己,因為那個時候父親的情人是她的監護人;
說她“冷血”?可她一次次在企業危機中挺身而出,兢兢業業守護父親辛苦打下的江山。
只是太多人只盯著她手中29.4%的股份,卻看不到她肩上的29.4噸重擔。
富貴之人,往往人生跌宕起伏
很多人表面上羨慕她的身份、她的資源、她的“光環”,卻從不曾設身處地去想:
她經歷過多少親人背叛、爾虞我詐;
她面對過父母的情感裂痕、兄弟姐妹的爭斗;
她在企業內部也被視為“被安排的工具人”而非真正的掌權者。
這就是大女主的人生。她的“勝利”背后,是常人難以承受的孤獨與委屈。
我們以為她站在高處不勝寒,但其實她自始至終都站在風口浪尖,身后很少有真正能為她擋風遮雨的親人。
所以,別再說什么“六親不認,不講親情”,是這個世界逼她“認清人性”、逼她“清理門戶”。
人間苦辣,豈止豪門
有句話說得好:“心不苦,智慧不開。”
很多人能成事,不是因為他們聰明得多,而是他們吃的苦更多。他們越過的坎、流過的淚、咽下的委屈,足以磨出一顆堅硬的內核。而這顆內核,最終才是一個人真正的護身符。
宗馥莉也好,其他“職場大女主”也罷,她們之所以能扛得起風浪,是因為早就習慣了沒人可依、沒人可說的局面。
所以,請別輕易羨慕別人的富貴榮華。
所謂“富貴險中求”,每一份得意背后,都藏著無數算計與心傷。她們的光鮮亮麗,未必是幸運,而是硬撐。
真正的福氣,不是“飛上枝頭變鳳凰”,而是平平安安,有愛可依。
所以我們這些普通人,別老惦記有錢人的快樂,普通人的安穩與善良,才是真正值得守住的“家底”。
菊以高潔會淵明,吾以文會友。曾是多年醫學編輯的我,現為兩只小棉襖的媽媽,每天努力碼字,只愿為千萬家庭帶去專業、有趣、獨特的教育觀點。原創不易,你的認可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菊學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