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深夜大排檔,和一個修了10年車的朋友聊天,三瓶啤酒下肚,朋友醉了,抹了抹嘴說,你們這些一年跑兩千公里的車主,是不是總琢磨著機油兩年換一次,今天我就給你們透個底。
他回憶了這么個事兒,或許有參考價值。
那還是2020年的冬天,店里來了輛臟呼呼的寶馬3系,儀表盤顯示上次保養是在兩年前,里程數只增加了1800公里。車主理直氣壯地說,4S店建議的1萬公里或1年更換,根本沒必要換太勤。
結果朋友擰開機油蓋時,手指蹭到了類似瀝青的黑色結塊。
這就是典型的機油氧化變質。
當年朋友學汽修時,朋友他師父說過個案例。2012年有輛雷克薩斯,車主偷懶三年未換機油,結果VVT閥被油泥卡死,維修費頂上半輛車了。
所以,該換就換啊!
現在市面上的全合成機油,確實能扛住1萬公里或12個月。但你們注意看說明書角落的小字——以先到者為準。
為什么?
機油開封后就開始倒計時。就算停在車庫,空氣中的水分會混入油底殼,添加劑也會緩慢失效。
朋友去年拆過一臺常年短途行駛的飛度,機油尺上的乳白色泡沫,就是水分蒸不出去的證據。
更別說那些每天只開三五公里的車。發動機還沒熱透就熄火,汽油更容易混入機油。朋友上個月見過最夸張的案例,某奔馳C級的機油粘度跌得比菜籽油還稀。
有些車主喜歡抬杠:我用的可是頂級金美孚!
但你們知道嗎?2019年某實驗室做過測試,存放18個月的機油,抗磨性能下降23%,清潔能力衰減37%。就像再貴的牛奶,過期了照樣會結塊。
所以,4S店為什么堅持時間到了就催你保養,人家想賺你的錢只是其一,其二,這還真是專業的要求。
朋友壓低聲音說,他們見過太多悲劇。去年有輛途觀L,車主堅持兩年才換油,結果凸輪軸磨損超標,大修發動機花了2.8萬。現在某些品牌,甚至會在系統里標記脫保車輛。
那些說歐洲車能2萬公里換油的,你們看看人家的用車環境。德國車主每天高速跑上百公里,發動機持續高溫能蒸發水分。咱們這兒的代步車,還是老老實實按保養手冊來。
最后朋友醉醺醺地總結:別為了省幾百塊賭上發動機。機油就像人的血液,定期換新鮮的總沒錯。
臨走時他忽然回頭補了句,你們要是真舍不得錢,至少每年檢查一次機油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