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溫度
藏在一磚一瓦的變化里
生活的美好
始于家門口點滴的升級
寶山區大場鎮
正以 “微更新”激活 “老地方”
一條步道、一片廣場、一個轉角……
那些曾被忽略的角落
正在被 重新定義
這里沒有大拆大建,只有 用心雕琢
從斑駁的“過去式”
到鮮活的“進行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寶山區大場鎮推出
《renew·大場煥新記》欄目
讓舊空間煥發新功能,在老地方遇見新生活
#本期聚焦:夏長浦、鵝蛋浦
歷史底蘊
大場因宋時置鹽場于此而得名。清末民初,境內各鄉的交通以水運為主,催生集鎮繁榮,支撐“鐵大場”的商貿地位,可謂自古與水結下不解之緣。
如今大場依然保留了豐富的河道水系,獨特的景觀資源為城市帶來別樣生機,但部分河道設施老化,植被退化。大場鎮正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為推動城市面貌提質煥新,夏長浦、鵝蛋浦一南一北兩條河道將啟動改造。
#現狀分析
夏長浦周邊以住宅、社區為主,總長約450米,本次設計地塊為南北向狹長濱河綠地。鵝蛋浦設計范圍為南北向狹長濱河綠地,總長約1000米,南至錦秋路、北至蕰藻浜、西側貼臨瑞豐路。在前期調研中,陳舊、灰暗、封閉、單調是附近居民對兩條河道的印象。
夏長浦現狀
鵝蛋浦現狀
#煥新計劃
想要豐富有趣的休閑體驗!
希望濱河景觀能體現大場特色。
新綠帶能否體現一些新理念、新技術?
這些都是重點!
設計方案充分考慮市民群眾的需求,在有限空間內,結合翻新綠植、景觀小品和主題墻繪等方式,打造宜通行、宜駐留、宜社交的濱水線性開放帶,將活力多彩的沿河公共空間開放給居民,進一步推動生態大場建設。
夏長浦效果圖
鵝蛋浦效果圖
水系是大場鎮發展演變的縮影,從鹽運命脈到商貿要道,因水成鎮、因商而盛,這些歷史文化至今仍烙印在河道名稱、街巷格局與集體記憶中。
上觀號作者:上海寶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