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共讀書目
??點擊閱讀??
栩的W27讀寫實錄
繼續讀寫實錄。
題外話,俱樂部上周10日文友日更新了7.0.0版本的手冊,等待后續網站提前上線,方便大家可以直接查成長數據。很多事情最難的就是0-1,團隊從0搭建技術思路也是一樣,有時候這條路最終要走,那不如早點安排時間,努力去做。
- 關于讀寫的勁頭
為什么有時候會失去讀寫的勁頭?短期內行為(讀寫)后的結果沒有符合原先的高預期。人不可能在讀了20本書或者寫了幾萬字之后馬上就蛻變的。如果想要投機,那文學就是最不適合的領域。
”閱讀實際上并不艱難,只是很多人給自己的設定的閱讀份額超過了能力范疇,比如注意力也就只有10分鐘,一定要延展到2小時,那么自然問題就來了,造成各種拖延、困頓和自我批評。反過來如果不給閱讀時間,反而會一個勁地找機會。由此,蓄力和畜養閱讀寫作的欲望也很關鍵,保持慣性和勢能往往可以相對輕松地做到這一點。”
不要期待短期內大力出奇跡,人沒那么快改變。
- 關于和Q老師交流
最近Q老師就要上暗星計劃,我分享了他給我推薦的解夢軟件 Psche,我說特別好用,原型和解釋都分析出來了。就是有時候沒啥夢。他建議冥想(就是做白日夢),也就是午間小憩的時候任由思緒浮現,這實際上也是潛意識的“余孽”,抓起來然后扔到Psyche里。你的小心思,也包括你的焦慮和喜悅,它都能給你分析出來,至今依舊還是準確的。
感覺和Q老師的交流是目前最順暢的,就是不需要沒話找話,也不需要商業互吹,或許也是因為他基本上能帶給我很多關于文學層面的新東西。
比如他改變了我的一個觀點,我們曾經就類型小說討論了很久,我一直覺得類型小說里面大多人物如果不說是刻板印象,就是有些本質論,實際上像三國和水滸這樣也大多是臉譜化的。只是最近,他用榮格的原型理論動搖了我的一些觀點。存在主義或許是新潮的,可實際上它也可能是虛無主義偽裝的。Q老師和我說,你看有些人的從小是愚者人格,就是希望go with the flow,他就是渴望愉悅和快樂,對于嚴肅的事情則很害怕和抗拒,可能從小到大,這個人就不會改。或許有人可以偽裝,但是背后他真正的目標、他的恐懼這些似乎是很少變化的,除非遭遇重大的變故。
他說,放在小說里也一樣。大多數人把寫作想得太復雜了,創造人物也覺得要是有模版往上那么一填,就太簡單了。自以為是的人大有人在,由此創造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人物。也少有人愿意讀這樣的小說。我如今倒是部分贊同他的想法。雖說我眼里寫作比套模版要復雜一些,不過確實大多數人把它想得過于復雜,也過于美好了(特別是談到回報)。
- 關于閱讀
世界上沒有那么多值得讀的書,也沒有那么多值得做的事。
閱讀的本質很簡單,它就是是一種永恒的思考,為社會/為藝術而藝術實際上是從實用和審美兩條線闡述了閱讀的內核,由此個體的文學實踐圍繞著這兩條線展開那是最好不過了,這也意味著其他的展開可能會有“消磨時間“的嫌疑。
- 關于執行
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悖論,上班時,住得最遠的同事往往會早到,而住得近的同事往往會遲到。
單純閱讀和寫作,再簡單不過了,可是越是簡單的任務,越容易受到輕視。大多數人有時候更傾向獲得速效秘籍,可以一下子擁有深厚的文學素養或者一下子成為知名小說家。畢竟打開一本書慢慢看這件事,感覺既低效,又不能立即帶來成就或回報。由此就沒心思和想法去做。
這樣的讀者注定是讀不進去書的。如果你就是每天上班結束剩下1個小時可以用來閱讀或者寫作,那個感覺絕對是美好的。而每天只要完成1小時,自然最后也會有真正的結果出現,不過對于熱愛閱讀與書寫的人來說,過程實際上已然是一種獎賞。
關于讀寫實錄就先記到這里,咱們下周再見。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