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微言》作為中醫典籍瑰寶,凝聚著古代醫家的智慧結晶。今以白話重述,旨在為當代讀者搭建一座通向經典的橋梁,使深奧的醫理智慧突破時空界限,在當代社會煥發新生。此次轉譯既是對中醫文化的傳承實踐,亦是向大眾普及經典醫籍的探索。囿于筆者學識所限,文中疏漏在所難免,懇請方家指正,研讀時仍以原著為宗。愿以此微末之功,助力岐黃之術澤被四海,讓傳統醫學的智慧之光溫暖更多心靈。
卷二
臟腑闡微篇
雷公向岐伯提問道:“人體的臟器只有五個嗎?腑器只有六個嗎?”
岐伯回答說:“臟器實際上是六個,但通常說五臟;腑器有七個。”
雷公追問:“為什么說臟器有六個,卻常被稱為五臟呢?”
岐伯解釋說:“心、肝、脾、肺、腎這五個臟器分別對應五行中的火、木、土、金、水,因此被稱為五臟。而胞胎并不直接對應五行中的任何一個,雖然它也是臟器之一,但不以‘臟’來命名。”
雷公進一步詢問:“那么,為什么胞胎不被視為五臟之一呢?”
岐伯說:“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每個臟器都明確對應一行。而胞胎位于水火之間,既不完全屬于水也不完全屬于火,因此不能稱為六臟。”
雷公又提出疑問:“腎中也有火,同樣處于水火之間,為什么腎就能被稱為臟器呢?”
岐伯回答:“腎中的火是先天的火,雖然存在于腎中,但腎的主要功能是主管水。而胞胎上聯心、下聯腎,在心腎之間起橋梁作用,連接水火,既可以看作火的一部分,也可以看作水的一部分,但都不是水火的主要部分。”
雷公接著問:“那么,胞胎為什么還能被視為臟器呢?”
岐伯解釋說:“胞胎處于水火之間,是心腎交匯的關鍵部位。沒有胞胎的連接,心腎之間的交通就無法實現。不僅女性有胞胎,男性也有,只是功能不同。我將胞胎置于五臟之外,并不是因為它不是臟器,而是因為它有其特殊性。”
雷公又問:“男性和女性的胞胎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嗎?”
岐伯說:“胞胎的連接系統男女相同,但開口不同。無論男女,如果沒有這個連接系統,水火就無法交匯,會生病。女性的胞胎下大上細,上無口而下有口,能夠接納精子以受孕。”
雷公再問:“腑器有七個,但為什么常說只有六個呢?”
岐伯回答:“大小腸、膀胱、膽、胃、三焦、心包絡,這七個都是腑器。之所以常常不提心包絡作為腑器,是為了尊崇心為君火,心包絡為相火。但心包絡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它是脾胃之母,土無火不生。五臟六腑之氣都依賴于心君的統領,而心火的無為需要心包絡的有為來輔助,通過心包絡的往來宣布胃氣,使胃氣能入脾,能出各臟腑之氣,從而實現氣血的變化。”
雷公最后問:“既然心包絡也是一個重要的腑器,為什么因為尊崇心而忽略它呢?我們可以尊心為君火,稱心包絡為相火,可以嗎?請將這個觀點記錄在《外經》中,作為我們遵循的準則。”
陳士鐸點評說:“說臟器有五個,是指五臟之正;說腑器有六個,是指常提到的六個主要腑器。提到五臟而略去胞胎,并不是不知道胞胎的存在;提到六個腑器而略去心包絡,也不是不知道心包絡的重要性。有了雷公的提問,胞胎和心包絡的真相才得以昭然于古今。”
來源:《外經微言》(清·陳士鐸)
翻譯:小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