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分別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和亥時。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經氣如潮水一般,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十二經脈間次序流注。由此,十二經脈與十二時辰形成相應的配屬關系。具體而言,手太陰肺經配寅時、手陽明大腸經配卯時、足陽明胃經配辰時、足太陰脾經配巳時、手少陰心經配午時、手太陽小腸經配未時、足太陽膀胱經配申時、足少陰腎經配酉時、手厥陰心包經配戌時、手少陽三焦經配亥時、足少陽膽經配子時、足厥陰肝經配丑時。
針對不同的時辰,保養對應的臟腑,可起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健康報開設“十二時辰養生經”欄目,介紹相關中醫養生科普知識。
寅時指凌晨3時至5時。陽氣經過子時“啟動”、丑時初生,到了寅時漸盛。所以,古人對寅時陽氣狀態有“春暖花開”的比喻,此時人體氣機也由靜轉動。
寅時正值肺經當令,在體內陽氣的推動下,肺通過發揮宣發、肅降功能,調節人體氣機活動。因此,此時正是養肺的好時機。
肺主宣發與肅降
肺有調節全身氣、血、津液及臟腑生理功能的作用,該作用主要是通過肺氣的宣發與肅降來實現的。
宣發是指在肺氣的推動下,氣血津液輸布于全身經脈,內養臟腑,外潤皮毛,并通過肌膚腠理將體內廢物排出。肅降則是通過肺氣的斂降作用,推動體內代謝產物運行至大腸及膀胱,從而使大小便通利。
肺的宣發功能正常,則百脈通順,人體氣血得到重新分配,各臟腑發揮正常功能;肺的肅降功能正常,則邪有出路,機體能夠推陳致新,生生不息。
寅時熟睡是關鍵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養生,才能養護肺臟、保證其功能正常發揮呢?
寅時熟睡人體在寅時處于熟睡狀態,精神放松,其他臟腑也都進入“休眠”狀態,這樣肺才能夠不受打擾,專心工作。若人們此時尿頻起夜或熬夜不睡,其他臟腑則會消耗氣血,一方面減弱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另一方面易導致氣血分布不均。因此,大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勞累。夜尿頻多者,晚餐后可以取益智仁5克、酸棗仁5克、淫羊藿5克,煎水代茶飲用,以補腎縮尿、安神助眠。
寒溫適宜寅時陰寒較盛。此時人處于睡眠狀態,氣血運行相對緩慢,機體防御能力較差,容易受寒邪侵襲。因此,睡覺時要保證環境溫度適宜,避免門窗大開,夏季空調定時關閉或者避免溫度過低,最好蓋一個薄被。
氣虛易感之人平時宜經常按摩風池穴(位于頸后枕骨下,兩個“大筋”外側緣的凹陷中,與耳垂平齊)和風府穴(位于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處)增強體質。按摩方法:用拇指揉按穴位2~3分鐘,每日按摩1~2次。
情緒良好中醫有“肺朝百脈”的說法,即全身的氣血都通過經脈匯聚于肺臟,再由肺臟輸布于全身。全身經脈通暢,有利于氣血輸布。如果局部或全身經脈不暢或阻塞,則會影響肺臟在寅時分配氣血。氣血瘀滯的人常表現為口唇青紫、肌膚甲錯,或局部刺痛、夜間尤甚等,建議這類人群平時注意保持樂觀,避免不良情緒,并配合適當運動,促進氣血和暢。在飲食上,可適當選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藥食兩用之品,如山楂、桃仁等;也可以取等量三七、丹參、黃芪混合打粉,每次取1~2克沖水或加入米湯服用,每日1次,有益氣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
文:廣東省中醫院池曉玲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張朝臻 謝玉寶
編輯:梁婧 楊真宇
校對:馬楊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