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持續了3年有余,罕見的是如此長時間的戰火并沒有讓俄方離心,即便是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俄軍在戰場上的勢頭依舊很猛,而這番齊心的背后,與中國智慧發揮作用有關。
俄方的戰略轉身
7月14日,俄軍“匕首”導彈第六次撕裂烏克蘭天空,一周內8860名烏軍士兵陣亡的冰冷數據背后,藏著普京的軍隊改造密碼,三年前俄軍閃電突襲基輔失敗,傘兵困在安東諾夫機場泥濘中,坦克因缺油被遺棄路邊,暴露了指揮混亂和后勤潰爛。
如今俄軍卻像換了一支軍隊,放棄裝甲洪流突擊,改用“塹壕戰+無人機海”消耗戰術,用每月陣亡數萬士兵的代價,硬生生將烏克蘭20%領土烙上俄控印記。
這種轉變絕非偶然,當烏克蘭登記10.7萬逃兵案件、征兵年齡降至18歲時,普京反而將“人海消耗”轉化為忠誠試金石。
瓦格納兵變后,車臣部隊被調往哈爾科夫填戰線,雇傭軍首領普里戈任墜機身亡,俄國防部卻借機收編私兵集團,把30萬合同兵納入統一指揮鏈,就像中國歷史中“杯酒釋兵權”的現代翻版,戰場成了普京的篩網,篩掉投機軍閥,留下絕對服從的“戰壕軍官團”。
經濟捆綁與思想整肅雙管齊下
“俄軍的槍桿子,必須攥在能源錢袋子里”這話普京沒明說,行動卻更直白,2025年俄軍高層大換血,防長紹伊古退居安全會議秘書,經濟學家別洛烏索夫執掌國防部。
此人與中國淵源深厚,任副總理時主導對華油氣人民幣結算,如今將中俄貿易額推至2600億美元新高,人民幣結算占比飆至65%,軍費來源徹底綁定東方市場,切斷寡頭與西方的金融臍帶。
而更隱秘的是“思想鋼印”工程,中國《孫子兵法》中的兩句“兵者國之大事”“上下同欲者勝”被用到了現實,俄海軍副總司令古德科夫少將被烏軍炸死后,繼任者波波夫公開宣誓“特別軍事行動是新時代衛國戰爭”,而三年前他正是批評克里姆林宮作戰計劃的刺頭,當將軍們的切身利益體、并將個人與國家系在一起時,誰還冒險搞政變。
地緣破局
西方制裁本欲絞殺俄羅斯,卻成了普京整軍的加速器,當歐盟叫停俄油氣進口,被俄方反將一軍,把能源命脈押注中國,黃金儲備狂飆至7360噸,美元資產占比從30%暴跌至6%,離開西方金融體系,俄軍照樣能用人民幣買朝鮮炮彈、伊朗無人機,而朝鮮提供的百萬發炮彈正砸向烏軍陣地。
普京的終極智慧在于“危機轉嫁”,馬克龍宣布30國聯軍5萬兵力駐烏時,俄軍立刻在頓涅茨克發動“斬首行動”,用伊斯坎德爾導彈精準抹掉烏軍指揮所,當外部威脅成為全軍共識,內部矛盾自然讓位于“保家衛國”大義,俄國防部最新民調顯示92%官兵支持“無限期特別行動”,而開戰初期這一數字僅67%。
槍桿子的所有權從來不在戰場,而在利益與信仰的熔爐里重鑄,這樣的真理被普京意識到了,并用到了實際中,如今俄烏沖突打了3年多,就是普京在用三年血戰證明真正的統帥不必懼怕政變。
參考資料
普京2024國情咨文(全文):未來六年,俄羅斯要實現這些目標 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