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定向推送的數據太關鍵了!”泰寧縣總醫院醫保辦負責人潘志華表示,“它像一雙‘慧眼’,幫我們快速定位運營短板和管理痛點,特別是病種分析和基金使用橫向對比數據,讓醫院在精細化管理上有的放矢。”
三明市醫保局將醫保數據變成“會說話的治理密碼”,打開了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的“新路子”。
織密機制“一張網”,醫保數據成改革“活杠桿”
早在2012年三明醫改起步時,醫保部門就著手開展醫保數據發布工作,經過不斷優化數據工作架構,建立數據分析專家庫,引入醫療機構人員當數據“把關人”,“數據魔方”越轉越順,每月微信公眾號“曬”基金運行數據,數據分析報表同步送達醫改“指揮部”和各醫院,市醫改領導小組不定期“敲黑板”調度,形成“亮醫保數據、曬醫院管理”工作格局,醫保數據發布成為三醫協同改革的有效抓手。
搭建專區“瞭望臺”,醫保數據助力大健康
在國家和省級醫保部門支持下,三明醫保緊跟醫改步伐,依托省醫保信息平臺的技術支撐,搭建起“健康管護組織三明專區”,拓寬基金分析維度,引入總醫院(醫共體)健康管理人數情況、醫保基金使用健康效益情況、異地就醫情況等約700個指標,數據分析提檔升級,醫保數據助力大健康作用進一步顯現。泰寧縣總醫院院長林金水介紹:“醫保數據就像一面放大鏡,通過市醫保局每月推送的基金運行、病種分析等數據包,我們精準揪出了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本地診療能力不足導致患者外轉率高、醫保基金外流嚴重等短板。”泰寧縣總醫院迅速行動,打出“數據診斷+專家賦能”組合拳,借力引智,與省級醫院共建多學科聯合診療(MDT)中心,逐步開展腫瘤相關介入手術,大大提升了縣域急危重癥和腫瘤患者的救治能力,實現腫瘤患者在家門口享受省級醫院同質化的診療服務,患者外轉率明顯下降。2024年泰寧縣內惡性腫瘤患者就診人次同比增長38.10%,2025年1-5月縣內惡性腫瘤就診人次同比增長17.76%、統籌區外住院人次同比下降3.79%、基金支出同比下降13.43%。
用好考核“指揮棒”,醫保數據成提質“金鑰匙”
通過將醫保改革數據績效考核評價,運用于公立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年薪制考核,與醫院工資總額掛鉤,醫保改革數據化身“考核指揮棒”,助推醫院更加注重數據“把脈”,精準“開方”。清流縣總醫院充分運用醫保數據“導航”,提煉優勢科室高效診療經驗,復制推廣,針對管理效益不佳的科室,開展方案合理性、治療規范性、收費準確性“三查”,及時研判、調整優化。2024年清流縣總醫院醫療收入中藥品耗材收入同比下降1.09%,醫療服務收入同比提高2.64% 。
泰寧縣、清流縣總醫院的提質增效是三明市聚力數據治理應用,賦能醫院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2024年三明市藥品耗材收入占比30.45%,同比改革前(2011年)下降29.55%;醫療服務收入占比47.5%,同比改革前提高29.1%。三明市出院患者總體滿意度近三年排名均全省第一。
信息來源:國家醫保局
信息采集:衛健君
聲明: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