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東破產重整獲法院受理的公告發布后,ST立方(300344)股價連續兩日收獲20CM漲停,引發市場關注。然而狂歡背后,公司因信披違規正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會計差錯更正暴露財務瑕疵,投資者索賠征集已全面啟動。
7月16日晚間,ST立方一則控股股東破產重整獲法院受理的公告,意外點燃了市場熱情。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六安市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等債權人對合肥嶺岑科技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重整申請。公告次日,ST立方股價再度封死20CM漲停,兩日累計漲幅高達44%,市值激增至36.83億元。
控股股東破產重整獲批,股價漲停
ST立方控股股東合肥嶺岑被法院認定“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作為持股平臺企業“具有一定的重整價值及重整可行性”。法院一紙裁定書,為這家深陷債務泥潭的企業開啟了法律救濟通道。
市場對此反應強烈。7月16日ST板塊尾盤集體異動中,ST立方率先沖上漲停。次日該股繼續高開高走,早盤即封死20CM漲停,總成交額高達7.58億元。連續兩日20CM漲停的表現使其成為ST板塊中的“明星股”。
在表面狂歡下,ST立方特別提示:控股股東破產重整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盡管公司聲稱合肥嶺岑不存在非經營性占用資金或違規擔保情形,日常經營不受直接影響,但股東層面的“地震”終將在資本市場掀起波瀾。
立案調查與會計糾錯埋雷,退市風險高懸
股價狂歡難掩公司自身危機四伏。2025年4月29日,ST立方公告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定期報告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正式立案調查。
同日發布的《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揭開了財務面紗的一角。公告顯示,公司對2021-2023年度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將部分硬件貿易業務收入核算方法由“總額法”更正為“凈額法”。
這一會計變更導致2021年度營收調減2101.84萬元,2022年度調減3241.30萬元,2023年度調減300.88萬元。盡管公司強調調整不影響利潤指標,但連續三年營收“注水”的事實,已引發監管警覺。
更嚴峻的是,ST立方在公告中坦承:若證監會最終行政處罰認定的事實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將面臨強制退市風險。
索賠窗口開啟,投資者維權通道建立
截至7月17日收盤,ST立方5.75元的漲停價封單仍超20萬手,市場博弈情緒濃厚。一面是控股股東破產重整帶來的“涅槃幻想”,另一面是證監會立案調查下的退市利劍,ST立方站在了風險與機遇的十字路口。
隨著證監會的立案調查落地,投資者維權行動已經啟動。專業證券維權律師指出,根據證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虛假陳述司法解釋,ST立方涉嫌信披違規的行為已構成投資者索賠的法律基礎。
索賠征集范圍明確界定:在2022年4月25日至2025年4月28日期間買入ST立方股票,且在2025年4月28日收盤時仍持有的受損投資者。索賠主張包括投資差額損失、傭金和印花稅損失等。
關注“投資快報”公眾號,點擊菜單欄“股民索賠”即可參與維權報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