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衡山縣東湖鎮綜合執法大隊圍繞“解決治理痛點、提升執法效能、增強群眾獲得感”目標,聚焦體制機制、隊伍建設、執法實踐等關鍵環節,多方位探索、多角度創新、多維度突破,走出了一條鄉鎮綜合執法護航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
堅持確權增能,強化執法力度
面對鄉鎮執法中“權責不匹配”“力量不均衡”等痛點,東湖鎮以精準賦權、精細鍛兵為突破口,在增強執法力度下功夫。
精準賦權,清單定權定責
在鎮黨委領導下,東湖鎮聚焦亂搭違建、盜采偷伐、占道經營等高頻治理難題,在與鎮派出所、司法所等會商的基礎上,綜合群眾期盼、部門意見、過往經驗,科學建立鎮綜合執法大隊履職清單,對綜合執法事務施行清單管理,確保綜合執法“合法合規”“權責一致”“公開透明”。
為使綜合執法順暢高效,東湖鎮主動同縣直相關部門溝通銜接,區別輕重緩急、理順工作程序,用“清晰路徑”助推清單落實落細、提質增效。對非法捕撈、占道經營等一線急需執法事項,由鎮綜合執法隊直接處置,將違法行為消除在萌芽階段。對礦山日常巡邏、自保區巡護等專業性較強的事項,由縣級部門預先提供業務培訓、工作指導,切實提高鎮綜合執法大隊業務技能,并明確雙方權責邊界。對日常巡邏中發現的非法采礦、自保區盜伐等跨領域執法事項,則由縣級部門牽頭進行處置,鄉鎮配合跟蹤落實,有效打破“多頭管理、無人負責”困境。
精細鍛兵,隊伍強能增效
執法之力,關鍵在人。東湖鎮通過“人、技、制”融合提升策略,既抓隊伍建設、又抓業務能力,更抓綜合表現,努力鍛造素質過硬、能力突出的執法隊伍,確保各類執法事項接得住、管得好。
邀請法律專家、業務骨干,面向環保、住建、農業執法領域相關政務流程、法律要點組織專題學習,定向提升隊伍專業化水平,實現執法素質躍升。開設“執法微課堂”,以拆違控違、環保執法等實戰案例為素材,開展“解剖麻雀式”沉浸教學,通過多元培訓強化隊員專業執法技能。針對文明執法、依法執法、文書撰寫等方面建立量化考核機制,對優秀者優先晉升評優,對不作為、亂作為者堅決調離執法崗位,通過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梳理鮮明導向,調動隊員的積極性。
確權增能,就是要讓執法力量精準嵌入基層治理末梢,成為解決問題的“手術刀”。今年以來,一批違法問題和風險隱患得到有效處置,違法線索處置率達100%,有力守護了東湖鎮的高質量發展。
堅持剛柔并濟,把好執法尺度
東湖鎮突破執法剛與柔的“零和”思維,以制度為骨、人文為魂,在拆違控違、生態保護等執法實踐中構建起剛柔相濟的執法機制,在“法理情”中把準最佳結合點。
讓法律剛性成為治理底線
在鄉鎮治理的復雜圖景中,法律的剛性是維護秩序、守護公平的基石。東湖鎮綜合執法大隊堅持將“剛”的基因融入執法血脈,以清晰的“法律刻度”劃定不容逾越的治理底線。大隊制定《執法事項負面清單》,將非法采礦、侵占永久基本農田等嚴重破壞生態、危及公共安全的六類行為明確列為“零容忍”紅線。立足打早打小,建立“2小時響應、24小時處置、72小時辦結”的快速執法機制,將“零容忍”違法行為及時扼殺在萌芽狀態,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圖為東湖鎮執法大隊查看違規作業現場
今年6月,石碑村村民租用挖機欲在自保區內毀林開路。鎮執法大隊迅速響應,半小時內趕赴現場,在機械動工前當場查封設備,避免了破壞生態行為的發生。一系列的“鐵拳”執法案例,共同營造了強大威懾。與去年同期相比,全鎮觸紅線型違法案件同比下降41%,違法行為帶來的生態破壞現象大幅減少。執法的“剛性”已成為震懾違法、定分止爭的“定盤星”。
用執法柔性化解治理張力
鄉鎮執法對象的主體是農民、小微經營者,過于嚴苛單一的處罰手段往往激化矛盾、徒增治理張力。東湖鎮綜合執法大隊創新推出“柔性執法工具箱”,讓違法者口服更心服。一方面,將占道經營等12類輕微違規列入“免罰輕罰清單”,采取說服教育、規范勸導等柔性手段處理;另一方面,創造性地實踐“替代執行”“教育代罰”模式,如對亂丟亂扔等行為,采取宣教代罰機制,違反者可通過累計開展規定時長的志愿服務行動來替代處罰,變單向懲戒為雙向成長。
圖為東湖鎮執法大隊入戶上門開展政策宣傳
今年4月,雙渡村某村民因政策不熟,擅自破壞耕地挖掘魚塘。經執法隊員批評教育,該村民于一周內將魚塘恢復為耕地,成功趕上了春耕播種,豐收在望。今年以來,東湖鎮累計開展柔性執法24次,柔性執法案件占比達80%,其教育引導作用凸顯。目前,東湖鎮以法為據、融情于理的綜合執法,已成為鄉村和諧穩定的“柔”力量。
堅持服務提質,彰顯執法溫度
東湖鎮打破“執法即處罰”的刻板印象,通過“執法+服務”,在履職盡責中勾勒“有求必應、有難必幫”的溫暖圖景。
變被動處置為主動服務
東湖鎮綜合執法大隊大力推行執法力量“下沉一線、服務前移”模式,變“末端滅火”為“源頭疏導”。大隊將全鎮劃分為13個網格單元,每個網格配備1名專業執法隊員和2名社區志愿者,在農貿市場、田間地頭、企業廠房,開展常態化“上門問診”。如春耕備耕時節,深入農資店指導商戶規范經營,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集市趕集時,協調臨時攤販入駐東湖農貿市場,既維護了市場秩序,又解決群眾生計;夜深人靜時,對燒烤店、熟食店進行隨機抽檢,全力維護食品安全。
東湖鎮綜合執法大隊在天柱村走訪時,接群眾反映S333省道沿線有人正在攬客拉客高價賣香。在群眾帶領下,執法隊員迅速查獲了違法人員,并給予處罰。執法力量下沉與群眾立體監督的雙向奔赴,共同織密了風險預警的“毛細血管網”。今年以來,東湖鎮通過主動下訪發現各類違法線索9條,對違規攬客賣香、售賣野生動物等過去長期存在的違法問題進行了有效打擊,使其幾近絕跡。
以多元服務凝治理合力
在鄉鎮綜合執法中,冰冷的處罰難以觸及治理根本,“溫度”才能化解隔閡、聚合人心。東湖鎮綜合執法大隊堅持以精準幫扶、多元服務搭建溝通信任的橋梁。如面對生計困難的占道攤販,執法隊不再簡單取締,而是協調社區開辟“暖心攤位”,留下“便民服務卡”,幫其申請臨時救助;當小微餐飲店因證照不全面臨停業,執法人員化身“幫辦員”,上門指導填寫資料、快速補齊手續,保住一家人的生計希望。
杏溪村某村民小組因出行需求,未辦理相關手續的情況下擅自在自保區內拓寬土路。執法隊員得知后并未“一罰了之”,而是積極聯系縣直相關部門,共同會商解決方案,協助當地群眾補辦相關手續。通過一系列多元服務組合拳,東湖鎮涉自保區違規行為同比減少54%,有效實現了法理與情理的統一。
從細致入微的街頭引導到急難愁盼的精準幫扶,從田野農舍的普法宣講到礦山巷道的規范執法,東湖鎮綜合執法大隊以充滿溫度的服務實踐,重新詮釋了新時代執法的豐富內涵。(厲欣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