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2025年7月14日,德國防長皮斯托里烏斯向英國《金融時報》拋出一枚震撼彈。他公開宣稱:一旦俄羅斯襲擊北約成員國,德軍將毫不猶豫地在戰場上“殺死俄羅斯士兵”。這番赤裸裸的戰爭宣言,瞬間撕裂了本就緊張的歐洲空氣。
克里姆林宮的反應迅猛而尖銳。就在同一天,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直言,德國防長的言論令人“匪夷所思”且充滿“對俄羅斯的蔑視”。他的結論擲地有聲——“德國正再次變得危險”。佩斯科夫雖未透露具體反制措施,但字里行間透出莫斯科的森冷警告:德國正主動踏上一條危險的不歸路。
更令俄羅斯警惕的是緊隨其后的軍事部署。皮斯托里烏斯在發表爭議言論的同時,宣布德國計劃采購美國“提豐”中程導彈系統,用于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美陸軍甚至計劃自2026年起在德國短暫部署該中導系統。當這些射程足以覆蓋莫斯科的武器即將嵌入德國國土,俄方的戰略焦慮被徹底點燃——德國本土正淪為美國對俄威懾的前沿陣地。
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資料圖)
柏林的危險信號并未止步于言論與導彈。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7月16日揭開了北約的龐大軍力底牌:400萬兵力、5萬余輛坦克裝甲車、7000余架飛機及750艘戰艦。更刺痛俄羅斯的是,紹伊古揭露約350顆北約衛星(不計入數千“星鏈”)已在俄烏沖突中針對俄軍。當德國積極擴充軍備(如計劃采購1000輛豹-2A8坦克)并躍升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對烏軍援國時,莫斯科視其為北約威脅的具體化身。
耐人尋味的是,歷史陰影始終籠罩著這場現代危機。佩斯科夫稱德國“再次變得危險”,直指二戰記憶。德國防長激烈言辭背后,隱約可見民間未散的歷史恩怨——畢竟蘇聯紅軍攻克柏林終結了納粹德國。而紹伊古對西方“盜用他國資產”的指控,更暗喻歐盟覬覦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當德國一邊叫囂“殺死俄士兵”,一邊推進中導部署,歷史傷痕被重新撕開,民族主義幽魂似乎借尸還魂。
德國總理默茨(資料圖)
默茨政府在俄烏棋局中押下重注。總理默茨不僅高調歡迎特朗普軍援烏克蘭計劃,更承諾德國將發揮“決定性作用”。此舉引發俄方連環反擊:外長拉夫羅夫痛斥德國“正滑向兩次戰敗的舊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則警告,若德制武器襲擊俄本土,俄將采取“任何行動”。德國的戰略冒進已將自己拖入戰爭邊緣。
德國正陷入自我實現的危險預言。防長的殺戮宣言與中導部署,表面是對俄威懾,實則將本國變成核對抗前線——俄方已暗示導彈可能瞄準柏林。而當紹伊古斷言“北約仍是俄安全主要威脅”時,一場安全困境的死循環已然成形:德國越武裝“抗俄”,就越成為俄方眼中必須遏制的目標。
德國防長(資料圖)
戰爭的幽靈正在歐洲上空盤旋。德國防長輕啟戰端的話語、射向俄羅斯的導彈、不斷膨脹的軍費,每一步都在壓縮和平空間。歷史的教訓早已證明,鼓動仇恨與軍備競賽只會導向災難深淵。當歐洲大陸再次響起“殺死敵人”的刺耳宣言,所有人應當警醒:避免歷史悲劇重演的唯一出路,是放下槍炮,重拾理智對話——否則,沒有國家能從這場危險的賭局中全身而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