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心
君子之道,費(fèi)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第十二章
本章論及君子之道的費(fèi)與隱。朱子曰:“費(fèi),用之廣也。隱,體之微也。……君子之道,近自夫婦居室之間,遠(yuǎn)而至于天地之所不能盡,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可謂費(fèi)矣。然其理之所以然,則隱而莫之見也。蓋可知可能者,道中之一事,及其至而圣人不知不能。則舉全體而言,圣人固有所不能盡也。”(《中庸集注》P943-944)“費(fèi),道之用也。隱,道之體也。用則理之見于日用,無不可見也。體則理之隱于其內(nèi),形而上者之事,固有非視聽之所及者。”(《朱子語類》卷六三第五十三條)
也就是說,君子之道是顯而易見的,它近自夫婦居室之間,貫穿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的細(xì)微瑣事之中均能體現(xiàn);然而,君子之道又是隱而未現(xiàn)的,它隱匿于天地間,即使所謂的圣人也無法全然理解透徹。所以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這便是它的奇妙之處,說它容易,夫婦之愚亦可以知、行;說它困難,圣人亦有所不知、不能。
古人按人品高低把人分為五等,從低到高依次為庸人、士人、君子、賢人、圣人。而君子是指那些德才兼?zhèn)洹⑽馁|(zhì)彬彬,有所為有所不為,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dú)善其身之人,是兩千多年來中國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在此章中,君子的定義側(cè)重于“德”,與學(xué)識沒有太大關(guān)系,即使是沒有學(xué)識的普通夫婦也能知、行君子之道。可見君子之道所看重的不僅是理論的認(rèn)知,更重要的是能否將之踐行于生活之中,因?yàn)橐磺械牡览砥鋵?shí)就是為了服務(wù)、規(guī)范人們的生活。與其費(fèi)盡心思去研究晦澀深奧的道理而無法踐行,不如順其自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