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讀了那么多書,日子還是很苦?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你是不是常常懷疑?
帶著疑問,你去看那些生命旺盛的人,就會發現,他們不僅僅是讀書厲害,還和一般的讀書人不同。
正如《論語》中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和用,學和想,多方面的結合,學的東西才可以改變人生。
01
在北宋時期的遼國,有一個叫劉三嘏的人,家庭貧寒,但是讀書很用功。
他年紀輕輕,就考上了進士,寫下一篇《一矢斃雙鹿賦》,被遼圣宗點贊。
遼圣宗的女兒,對劉三嘏也是一見傾心,然后非嫁不可。
劉三嘏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娶公主。畢竟,做了駙馬,可以平步青云。
婚后,劉三嘏發現公主很刁蠻,霸道,整個家庭都被攪亂。但礙于其公主身份,家里人也無計可施,只能一味地忍受。
公主還外出招搖,和尚書的兒子私通。還大膽地要遼圣宗,讓自己離婚,改嫁給尚書的兒子。
離婚后的劉三嘏很快再婚,還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公主卻不樂意了,非要復婚不可以。
這時候,難題就出現了。
第一,按照遼國的規矩,公主嫁給誰,不能做妾,只能做妻。
第二,按照公主的脾氣,劉三嘏復婚,就要劉把二婚妻子斬殺。
第三,不答應公主的話,后果很嚴重,官位會沒有,甚至被打入大牢。
劉三嘏想不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就選擇了帶著家人逃離,到了北宋。
此時,北宋和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屬于盟友狀態。對于劉三嘏的到來,北宋立馬將其送回遼國。
遼圣宗一怒之下,把劉三嘏打入大牢,其家人都問斬。
一個才高八斗的人,最終是偃旗息鼓了。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書中寫了如何考取功名,如何成家立業,如何發展人脈關系,但都是一些大道理。還需要根據當下的情況,與時俱進地拆解,利用。
劉三嘏的投奔北宋、迎娶公主、拒絕復婚等,都沒有深思熟慮,顯得草率,因此把自己套進去了。
從大局上,北宋和遼國是盟友,北宋怎么會包容他。
從人情上,找對象需要知根知底,門當戶對,而不是一個窮小子,去攀附公主。
從安全上,應該按照遼國的律法,尋找家庭的出路,而不是一味地害怕。
從關系處理上,既然和公主結婚,那幾應該積極改變公主,而不是借助公主,提升自己的位置,還可以用自己的態度,去影響公主,改變公主。
學了很多東西,但是用不起來,或者用錯了,人生反而麻煩不斷。
02
學過一個“深井理論”:當一群人一起挖井的時候,井最深的那個人,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井水。
讀書就像挖井一樣,知其一,還要知其二;知一時半會,還要探知長久的將來。
正如作家魯巴金說的:“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明代的徐霞客,登上了黃山。
他根據書中的記載,對幾座山頭,都進行了深度了解。
但是他到山頭的時候,卻指出:蓮花峰“其巔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也就是說,之前的文獻,說天都峰最高是錯誤的。
果然,經過工具的測量,天都峰確實比蓮花峰矮五十四米。
并且,徐霞客,把自己的見聞,都進行深度挖掘,然后寫下來。
春秋時的孔子,讀了萬卷書,但在魯國不得志,就帶著弟子云游。
他去了衛國、齊國等,又被困在陳國蔡國之間,幾次都在危險之下。
他慢慢發現,讀書還是要與時代結合——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讀《易》,反復讀,書都被磨光了,繩索都變細了。
從名人的人生總結,就知道了,興旺的人,會大量讀書,深度思考。最終學有所獲。
作為普通人,我們也可以通過讀書加思考,讓自己越來越旺。
第一,大量讀書,讓知識形成體系,形成閉環。
打個比方,一座山,你讀了其風景,還要讀其歷史,讀其構造,就真正了解了。
看一個人,看起外表,也和他交談,對其優點、缺點,都觀察清楚。從而你可以公正地對待他。
同樣,對一段歷史,一個制度、一個單位等,都是如此。
讀書多了,很多道理就融會貫通,真正可以自己答疑解惑。
如果你很迷茫,說明讀書不夠多,沒有讀到和自己類似的情況,從而沒有了人生的參考。
第二,深度思考,讓書變成改變命運的動力源泉。
我們小時候讀的《背影》,你結合自己的家庭,就看到了父親和子女之間的關系,知道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
讀《賣炭翁》,就理解了街上的菜農,他們如何種地,如何販賣,需要什么樣子的幫助。
讀《賣油翁》,就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并且是反反復復鍛煉。能力,也會變成技能。
讀《晏子使楚》,普通的自己,就明白了如何和君王打交道。在任何社交中,自己都可以做到不卑不亢。
我們還可以通過讀新聞,判斷社會發展趨勢,找到發展機遇,獲得金錢、感情等;讀別人的故事,洞察人性、發現同情心理等。
思考之后,才是自己真正得到的東西,如一束光,引領自己走向前。
03
一個人要旺自己,最重要的是“認知不斷提升”。
認知高了,賺錢、成家、工作、生老病死等,都能從容不迫地踐行。
不管你在哪一條賽道,處于什么情況,都有難題,而書就是解難的鑰匙;思考就是用書的過程。
每個人的命運中,書帶來的好處不一樣。
老師說:“書是蠟燭,燃燒自己,點亮孩子。”
農民說:“書是時令,相時而動,收獲更多。”
打工人說:“書是工作方法,帶來效率。”
生意人說:“書是黃金,多翻書,黃金萬兩。”
夫妻說:“書是愛,一起讀書,愛就幸福。”
讀書是知識的積累,思考是知識從量變到質變,一環扣一環。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