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間;城中納涼點,便是"清涼山"。
自6月中旬開始,信陽市19處納涼人防工程有序開放。為了豐富市民的納涼體驗,充分發揮便民納涼服務點的作用,信陽市在便民服務上推陳出新,在安全保障上筑牢防線,為市民打造"涼得舒坦,爽得安心"的夏日納涼好去處。
走進羊山新區前進社區前進廣場便民納涼服務點, 陣陣涼意撲面而來,入口處的降溫風扇正悠悠轉著,吹散了夏日的燥熱。人防工程專供的長椅、板凳上,坐滿了納涼的居民。大爺們圍坐一桌下象棋,孩子們熱火朝天地打著乒乓球,幾位阿姨帶娃在演出區看表演。墻角的應急醫藥箱和滅火器擺放整齊,工作人員正拿著測溫儀巡查,時不時提醒大家保管好隨身物品,整個服務點里滿是舒心愜意的氛圍。
"我年紀大了,吹了空調冷風身上疼,到這來,有老姐妹陪我說說話,社區還有定期義診,今天還看了表演。"前進社區居民王大媽一臉滿意地說。
據信陽市人防工程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這里是市區最大的便民納涼服務點,全場面積1200多平方米,今年還新增了"快遞小哥、環衛工人驛站",能夠容納居民800余人,擺放了500多張桌椅板凳,還專門定制了50多個長椅和數千把扇子。
為了盡可能提升納涼點覆蓋范圍,因地制宜,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信陽市人防工程技術服務中心還攜手社區,將納涼點搬進部分超市中。
"很多城市依托地鐵站點開展納涼人防工程,我們沒那條件,好在部分超市在政府號召下積極響應,愿意敞開大門,在超市休息區增設便民座椅,免費提供飲用水,成了人防納涼點之外的‘補充清涼站’,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避暑好去處。"信陽市人防工程技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
這個夏天,信陽市平均氣溫偏高、連續高溫天氣偏多,但是信陽市以貼心服務積極織密民生服務網,為市民撐起一片"清涼天空",讓城市人防工程成為市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