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稱,美國陸軍于2025年7月初發布了新的《坦克排戰術手冊》。根據手冊中透露的內容,美國陸軍裝備的M1A2系列主戰坦克未來將使用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以及用于替換M240機槍的XM914型30毫米自動炮用來打擊無人機,其中,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可以發射M1028榴霰彈,而XM914型30毫米自動炮可發射可編程空爆彈。
美國陸軍公布了針對其坦克部隊的新指令,這是一項深思熟慮、多方面的行動的一部分,旨在應對裝甲車輛和陸地機動部隊面臨的日益嚴重的無人機威脅。
7月初,美國陸軍發布了一份長達432頁的修訂版《坦克排戰術手冊》,首次要求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乘員使用主炮打擊敵方無人機。坦克兵將接受使用120毫米主炮和著名的M1028霰彈的訓練。與標準的高爆反坦克彈和脫殼穿甲彈不同,霰彈能夠將數百顆小型彈丸、破片和爆炸物散布在一個“區域”內,以對抗移動中的敵方人員群體。這種區域武器與針對特定目標發射的精確制導攔截彈不同,可以用來瞄準來襲的無人機群。
“不久前我還是一名旅長,帶領我的部隊在野外進行訓練。我們一直在與無人機對抗……這就是現代戰場,”美國太平洋陸軍火力總監約翰·哈維上校在接受“勇士”網站采訪時說道。
哈維解釋說,打擊無人機的一個關鍵重點在于區分單個目標的精確攔截或“局部防護”與“區域防護”,后者會使用武器摧毀多個來襲的空襲,例如無人機群。考慮到大量商用無人機價格低廉且易于操作,這也與成本曲線因素有關。
“你不會總是想用價值百萬美元的導彈來攻擊價值二十美元的無人機,”哈維解釋道。
新理論反映了陸軍為應對新一代威脅和彌補當前短程防空(SHORAD)能力差距所做的努力。
在技術改造方面,有幾個重點領域值得關注,例如“籠式裝甲”,旨在阻止裝滿炸藥的神風無人機穿透坦克裝甲。烏克蘭一直在使用這種方法對付俄羅斯無人機,因為事實證明,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坦克都容易受到自上而下的導彈和無人機攻擊。
哈維說:“當我們試圖弄清楚需要什么技術和能力時,烏克蘭卻拒絕了我們所有的研究和教訓。”
另一個改進領域涉及武器調整和更多地使用“近炸”引信,這種引信能夠在更大的“區域”內引爆爆炸物,以摧毀彼此近距離飛行的無人機群。
該坦克的M240中型機槍將被配備XM914 30毫米鏈式機槍的“柯尼斯堡保護者”R6遙控武器系統取代。該系統發射的近炸彈可在來襲無人機附近引爆。
“這個領域正在發生一些偉大的創新。第三騎兵團目前正在測試一種可以安裝在士兵武器上的瞄準鏡。這種瞄準鏡非常先進,配備了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可以追蹤無人機。它可以讓士兵使用5.56口徑的M4步槍,在600米外擊落無人機,”哈維說。
坦克無人機摧毀激光器
今年早些時候,陸軍進行了定向能機動短程防空系統(DE M-SHORAD)的實彈演習,目標是第 1-3 組無人機系統群。
美國陸軍表示,此次測試將獲得關鍵數據,對“持久高能激光”項目的發展至關重要。DE M-SHORAD 是由雷神公司研發的一款 50 千瓦激光器,安裝在一輛 Stryker 8 x 8 裝甲車上。這款新武器正在與現有的 M-SHORAD 動能系統進行聯合測試。
專家認為,在游戲規則本身發生變化的時代,激光武器將成為改變游戲規則的關鍵。幾十年來,美國陸軍一直在研發定向能武器,以防御戰略導彈。但如今,大量相對廉價的無人機已投入戰斗,這使得近距離防空成為新的關注重點。歷史上,裝甲車輛的設計初衷是應對更為線性的機械化陸戰,而美國陸軍如今正全力以赴,以應對一個快速變化、360度全方位的新戰場,該戰場充滿了無人機和無人機群等新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