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訊網
7月17日,自李健擔任榮耀CEO一職,已過去了180天。
今年年初,老兵趙明閃電下臺后,這家老牌手機廠商內外交困,不但市場份額持續走低,還有多位核心高管相繼離職。緊接著,在新的掌舵手李健治下,又傳出中國區30多個關鍵崗位負責人重新競聘上崗的消息。
而在一位接近榮耀的人士的眼中,這其實是李健一次內部快、準、狠的梳理過程,榮耀的大反攻就此開始了。
如今,隨著新機銷量暫時扳回一城,榮耀"極速下墜"的市場傳言正在被瓦解。而除了肩負著帶領榮耀重新殺回一線陣營的重任,榮耀IPO進程以及估值故事塑造也不容有失。
6月26日,榮耀IPO進程,也迎來關鍵一步。據中國證監會官網,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上市輔導備案,明年初將完成上市輔導。
但對于李健的大考,才剛剛開始。
銷量逆風
2025年,榮耀的開局便是逆風局。
1月初,榮耀內網發布公告稱趙明因身體原因,向公司提出辭去CEO等相關職務。一朝天子一朝臣,靈魂人物下臺后,榮耀中國區銷售部部長鄭樹寶、首席營銷官姜海榮等曾經的核心高管也相繼離職。
人員更迭、頻繁換擋,打亂了榮耀原本的新機迭代節奏。今年上半年,"國補"激發著用戶的換機熱情,各大手機廠商趁機推陳出新了50余款新機,但榮耀卻相對低調,僅例行更新了Power系列和GT系列,明眼人都知道,這兩個系列并非榮耀的出貨基本盤。
市場份額也因此迎來了一波滑鐵盧。第三方分析機構IDC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榮耀中國區銷量跌出了市場前5,份額下探到了低點。
同期Counterpoint的數據也顯示,榮耀以13.7%的市占率,排在第六,出貨量同比下滑了12.8%。而就在一年之前的這份榜單上,榮耀在國內還曾以17.1%的市占率排名第一,"榮耀快不行了"的言論也是在這時候甚囂塵上。
實際上,李健帶領的新榮耀,是將賭注押寶在5月底的新機榮耀400系列上,他本人也借此迎來了擔任榮耀CEO以來的國內首秀。
發布會后,李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面外界疑慮并回應道,榮耀沒死,而是重生了,這幫人拼了命。
這番夾雜"狼性文化"的語言風格也符合過往華為眾人對其的普遍評價:在華為真正立過戰功的悍將。
據公開資料,2001年李健加入華為,歷任尼日利亞代表處代表、東北歐地區部總裁、人力資源委員會成員等,期間負責過銷售、人力、技術、管理、監管等多個領域。
李健在華為廣為流傳的戰績是,在40℃的天氣里,獨自拎著電腦和投影儀,從早到晚拜訪客戶,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簽下3000多萬美元合同,此后連續四年,尼日利亞代表處的銷售業績一直排名全球第一。
2017年,李健進入華為監事會,參與重大改革和戰略制定。
雖然在數據上,李健也坦承,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榮耀手機銷量就有各方面的困難,但也不是一個特別大的挑戰。在榮耀眼中,期望通過密集的架構變動,進而推動業務的變化。
擺在明面上的調整是,榮耀宣布新成立了多個一級部門,包括新產業孵化部、商業模式拓展部、消費者洞察與體驗部、品牌部、戰略部,為AI送來的新藍海機遇打下堅實地基。
而藏在深海之下的調兵遣將則增添了一份血淋淋的實感,是一場內部的換血。
據媒體報道,針對海外市場,李健對8個海外大區負責人中的6位進行了調整。在國內市場,對其中30多個省的負責人以及崗位進行了大手術,采用重新競聘上崗的方式,由李健親自參與提問,最終45%的崗位負責人被替換。
人力齊整后,榮耀400系列的成績便至關重要。好消息是,這款手機確實讓榮耀在數據上扳回一城,官方釋放的戰報顯示,榮耀400系列全球累計激活量破100萬臺,打破近三年榮耀手機激活量最快破百萬記錄。在2.5K-4K這個價格檔位,榮耀400系列也拿下了618期間乃至2025年開年以來的新品首銷冠軍。
首戰告捷與產品力息息相關,榮耀400祭出了準旗艦機的配置,搭載第四代驍龍7旗艦平臺,主攝擁有2億像素廣角,價格也頗具性價比,標準版起售價2499元,國補后價格更能"打"。
在硬幣的另一方面,榮耀400的營銷環節也沒有落下,選擇了娛樂圈當紅流量明星肖戰作為代言人。在社交媒體上,許多肖戰的粉絲曬出了榮耀400的購買截圖。不過,據媒體報道,粉絲在沖破前期的漂亮數字后,會選擇退貨。
或許也正因如此,榮耀400后,李健將新的期望放在了折疊屏上。這也是榮耀的傳統優勢項目,7月初,榮耀Magic V5發布,其最大亮點是折疊后僅有8.8mm的機身厚度、217g的重量,以輕薄化打天下。
如今,折疊屏行業走向內卷化,輕薄、電池、抗摔都是行業比拼的重心,vivo X Fold 5在實現了輕薄的同時,還在手機中塞進了6000mAh的藍海大電池,三星Galaxy Z Fold7重量僅為215克,是當前全球最輕大折疊,頗有來勢洶洶的意味,Magic V5能否將對手斬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檢驗。
在完成兩款新機發布后,榮耀銷售與服務總裁王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榮耀一系列調整的完成,新品發布將回到正常節奏,榮耀有信心在今年下半年恢復增長甚至能夠重返到前三。
估值縮水
除了力保銷量,榮耀當下還處于關鍵的IPO關口,拿出能打開資本市場想象力的故事迫在眉睫。在一段時間內,AI都被視作抓手。
此前,小米創始人雷軍以千萬年薪招攬DeepSeek開源大模型DeepSeek-V2的關鍵開發者之一羅福莉,領導小米AI大模型團隊,造車取得階段性成果,疊加猛攻AI大模型,帶動小米股價一路看漲。
榮耀也蹣跚學步。在3月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李健發布"榮耀阿爾法戰略",宣布將從智能手機制造商向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態公司轉型。"榮耀未來5年將投資100億美元,與全球合作伙伴構建一個開放、共創、價值共享的AI終端生態體系。"
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具體來看,李健稱榮耀正在試圖搭建一個"433"的進攻陣型:這個進攻陣型首先滿足認知的升維,具備AI、生態、用戶和商業四大思維;其次通過增強用戶洞察、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來進行能力的升維;最后再圍繞技術、產業和生態三條主線,推進公司變革。
目前手機產業中AI賽道擁擠,巨頭早已搶占先機。蘋果的Apple Intelligence選擇與大廠合作,華為AI生態、小米AI眼鏡均有所落地,榮耀需拿出更具顛覆性的產品和體驗來證明自己,才能"后發先至"。
總體而言,李健為榮耀塑造的AI故事還不夠性感。據媒體報道,2020年華為剝離榮耀時,交易金額約為2600億元。而榮耀2024年底Pre-IPO輪估值為2000億元。如果數據屬實,那么四年間,榮耀估值已經縮水23%。
為了讓投資人更滿意,榮耀正試圖將更多市場關注的業務招至麾下。
在榮耀400系列發布會上,李健展示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搭載榮耀自研運動控制算法的機器人小步快跑,并借此宣告榮耀正式進軍機器人業務。李健透露,榮耀團隊研發的運動控制算法能讓機器人跑步速度達到4米/s。
目前,榮耀新產業孵化部下設的具身智能實驗室、仿生本體研究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開始招募實習生,其中就包括機器人數據生成算法工程師、機器人虛擬仿真平臺工程師、機器人動力系統(關節電機)仿真工程師等多個機器人等相關崗位。
不過,新賽道為榮耀起到的更多是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可能拖累財務表現,實打實的手機銷量與利潤,才是榮耀撐起自身估值的關鍵詞。
截至目前,榮耀綁定了多方利益,不但包括深圳鯤鵬資本、深智城集團、寶投集團、國信資本、京東方、中國國新控股、中金資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基石資本在內的20余家股東,業界還衍生出榮耀概念股,足見市場對其上市的期待和信心。
不過,當利益落到不同的人肩上,反饋出的情緒也不盡相同。在這場手機產業關注許久的大調整中,榮耀內部出現過不同的聲音。
據媒體報道,在IPO起步初期,榮耀曾向員工開放了配股機會,不強迫購買,以鼓勵和引導為主,但部分員工的意愿不高,公司震蕩給員工帶來的情緒影響,比想象中要深遠。
對當下的榮耀來說,重建內外信心是當務之急。正如李健所言:"我們需要有一股上升的力量來提振我們榮耀的士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