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技術快速迭代的同時,責任歸屬問題日益凸顯。當系統介入駕駛,事故責任如何劃分?維修與賠償由誰承擔?這已成為消費者選擇智駕車型的關鍵考量。車企推出的“兜底服務”,表面是保險承諾,實則是技術自信與用戶責任邊界的一次重要探索。當前各品牌策略差異顯著,一場關于“責任”的暗戰已然打響。
比亞迪:泊車場景的終身承諾直擊痛點
比亞迪針對搭載天神之眼系統的車型,做出了行業罕見的承諾。在時速不超過15公里的智能泊車場景下發生事故,比亞迪提供終身全賠保障,涵蓋維修費用及第三方損失,費用由廠家承擔。這直接將用戶對泊車場景這一高頻且易出小事故痛點的焦慮徹底化解。
比亞迪方案的突破性在于其終身屬性與廠商直接兜底的模式。它無需用戶額外付費,也無須繁瑣的保險流程,責任主體清晰明確,極大提升了用戶使用智駕泊車功能的信心。尤為重要的是,比亞迪將泊車這個最貼近日常、最易引發糾紛的場景單獨拎出承諾,務實且極具針對性。其下一步將高速領航納入兜底的展望,也清晰指向了技術的持續進化方向。
鴻蒙智行:首年高速兜底構建高額保障
鴻蒙智行涵蓋問界、智界、享界品牌,為部分車型提供提車首年內的高速智能駕駛功能事故兜底保障。保障額度根據車型定位劃分層級,問界M5(參數丨圖片)、M7及智界S7、R7 Pro最高保障300萬元,問界M9、享界S9及智界R7 Ultra、Max則高達500萬元。但用戶需購買全險,理賠時優先使用商業險,且首年權益期結束后需自行付費延續。
鴻蒙智行的優勢在于其依托華為技術生態所建立的高額保障體系。最高500萬元的額度在當前市場極具競爭力,展現了其對高速領航功能安全性的高度自信。雖然首年期限和需購全險的要求稍顯門檻,但其分車型設定額度、利用現有保險體系進行理賠的模式,體現了商業上的成熟考量。這為華為智選車用戶提供了強有力,尤其是在關鍵高速場景下的心理安全保障。
小鵬 聚焦真空期創新場景化保險
小鵬汽車推出了獨特的智駕補充保險方案。用戶需每年支付239元購買專門的智駕險,其核心保障聚焦于接管真空期即系統NGP功能退出后的黃金5秒內發生的事故。這精準覆蓋了人機交接這一責任模糊的高風險瞬間。
小鵬的創新之處在于敏銳捕捉并解決了智能駕駛體驗中的一個關鍵痛點,系統退出后用戶未能及時接管導致的事故。傳統保險和車企兜底政策往往難以清晰界定此類事故責任。小鵬以極低的年費,針對這一特定高風險場景提供專項保障,體現了其用戶思維和技術理解的深度。這種小而美的保險模式,為行業處理復雜人機共駕場景的責任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特斯拉:責任明確歸用戶國內暫缺主動保障
與其他品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并未為其FSD功能提供任何主動兜底保障。其官方立場明確將事故責任歸于駕駛員,用戶需完全依賴個人購買的傳統車險進行理賠。盡管特斯拉在美國部分州推出過全自動駕駛責任險,但這項服務至今未覆蓋中國市場,使得國內消費者處于保障真空狀態。
特斯拉模式的實質是將智能駕駛系統的潛在風險幾乎完全轉嫁給用戶,這不僅要求駕駛員對系統能力邊界有超乎尋常的認知,更意味著一旦發生智駕相關事故,用戶將獨自承擔所有法律糾紛與經濟賠償風險。在行業競相以兜底服務構建用戶信任的背景下,特斯拉這種零保障策略,無形中增加了消費者的使用成本與心理負擔。
汽車網評:智能駕駛的兜底承諾,正從營銷籌碼升級為技術軍備競賽的核心指標。敢于兜底的車企,本質是用真金白銀為算法可靠性背書;而消費者獲得的不僅是經濟保障,更是對技術邊界的清晰認知。當責任劃分越發明朗,用戶才敢真正松開方向盤,這場關于信任的競賽,才剛剛拉開帷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