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傅宣 記者 顧瀟)2歲女童反復咳嗽、喘息2個多月,家長輾轉求醫卻無法徹底治愈。近日,揚州大學附屬醫院醫生接診后發現女童應該是支氣管內有異物。經過手術,最終完整取出一枚約10mm×8mm尖銳的堅果殼,這才徹底治愈了女童的咳嗽、喘息。
2歲的萱萱(化名)2個多月來反復咳嗽、喘息,家長帶著她輾轉求醫,多次被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肺炎”,還先后在兩家醫院住院治療,但癥狀始終無法徹底緩解,治療后稍有好轉,停藥后卻再次加重。近日,萱萱的家長帶她到揚州大學附屬醫院進行治療。
據接診的陶經智主治醫師介紹,萱萱入院時呼吸較急促,喘息癥狀明顯,雙肺聽診時可以聽到喘鳴音,左肺較為明顯。經過詳細的詢問得知,萱萱沒有明確的過敏及喘息病史,但平時愛吃花生、瓜子等堅果。結合這些線索,醫生高度懷疑“支氣管內異物”可能,建議進一步進行胸部CT檢查。
經過檢查,在萱萱的左側支氣管近端發現一個高密度影堵塞,局部管腔嚴重狹窄。經多學科會診后,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兒童支氣管鏡團隊成員徐金梅副主任醫師及陶經智主治醫師為萱萱實施全麻下支氣管鏡檢查+異物取出術,在手術中醫生發現萱萱的左主近端支氣管,有大量白色分泌物覆蓋,異物深藏其中。由于異物滯留時間長達2個月以上,周圍肉芽組織增生明顯,支氣管幾乎被肉芽組織“封堵”,管腔狹窄超過70%,取出難度極大。
最終,醫生憑借嫻熟的技術,成功完整取出一枚約10mm×8mm尖銳的堅果殼,并仔細清除了增生的肉芽組織。手術后第二天,萱萱支氣管管腔較前明顯通暢,喘息癥狀明顯改善。
據醫生介紹,卡在萱萱支氣管內的異物是尖銳的薄片狀堅果殼,由于早期阻塞癥狀不明顯,卻引發反復的肺部感染,表現為咳嗽、喘息,如家屬不能提供明確的異物嗆咳史,很容易被漏診。隨著異物停留時間的增加,周圍肉芽組織增生,引起支氣管管腔狹窄,支氣管阻塞癥狀才逐漸顯現出來,這時候才容易被發現。
萱萱的案例并非個例,據醫生介紹,氣管異物是兒童意外窒息的“頭號殺手”,尤其好發于1—5歲幼兒。孩子嗆入異物,出現無法咳嗽、面色青紫,要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急救,切記不要用手掏不要喂水。同時,要盡快前往醫院就診,由專業的兒科醫生進行檢查和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