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依托“龍華醫院—閔行”中醫醫聯體平臺,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兒科在閔行脫穎而出,成為2023年上海市中醫特色專病專科(社區)能力建設項目之一,2024年門診量7000余人次。
“今日閔行”與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兒科合作,推出“兒童養護中醫問答”,如果您在養育過程中有什么問題,歡迎文末留言,我們將請顓橋社區中醫兒科團隊給予解答。本期,讓我們一起關注夏日冰品。
盛夏已至,酷暑難耐。街角的冰激凌店排起長隊,冰箱里的西瓜散發著誘人香氣,冰鎮飲料的廣告鋪天蓋地……不僅孩子眼饞,大人也忍不住想吃幾口。這時,過敏性鼻炎、反復咳嗽孩子的家長陷入兩難:冰涼美味當前,該如何選擇?
中醫眼中的“冰”:寒涼之物的本質
中醫認為,冰制品,屬性為大寒。“寒性收引”,就像寒冷會讓物體收縮凝結一樣,會急劇收縮體內的經絡和氣血運行通道,尤其影響負責呼吸宣發的“肺”和負責運化水谷的“脾”,過敏性鼻炎、咳嗽孩子要慎重對待冰飲。
1.過敏性鼻炎
該病多與“肺、脾、腎三臟陽氣不足”,衛外不固,易受風、寒等外邪侵襲有關,本質是臟腑虛寒。冰激凌、冰飲料、冰西瓜等屬大寒,直接損耗體內本就不足的陽氣(尤其是脾陽、肺陽),使臟腑更虛寒,寒邪易于引動體內潛伏的風寒之邪,或招致新的外寒,內外夾攻,誘發或加劇鼻塞、噴嚏、流清涕如水等癥狀。另外寒性收引,使鼻竅局部氣血運行更加不暢,加重黏膜水腫和敏感。
2.慢性咳嗽
咳嗽原因多樣,但兒童常見的有風寒襲肺、痰濕蘊肺、脾虛痰阻等,多與感受外邪(尤其是寒邪)或脾虛生痰有關。冰飲等寒涼食物可閉阻肺氣,使寒邪直中肺臟,肺氣郁閉,宣降失常,立刻引發或加重咳嗽?!捌樯抵矗螢橘A痰之器”。冰飲是制造痰濕的“催化劑”,使咳嗽纏綿難愈,痰音明顯。再者寒涼直接刺激嬌嫩的氣道黏膜,誘發痙攣性咳嗽。
如何清涼解暑,又顧護稚陽呢?
夏天完全不讓孩子吃寒冷食物也不太可能,如何在滿足口腹之欲與守護健康之間尋找平衡?
1.溫養避寒,適度為綱
冰箱取出的飲料、水果(如西瓜),務必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至少15分鐘—30分鐘),去除刺骨寒意再食用,避免“透心涼”。分量要節制:嚴格限量,淺嘗輒止,滿足“嘗鮮”即可。一次幾小口冰激凌、一小片西瓜、幾口常溫飲料,不可一次吃半個冰西瓜或整支雪糕。
時間也要有講究,應避免空腹吃,空腹吃脾胃更易受寒邪直中。最好在飯后1小時左右,此時脾胃有食物墊底,陽氣相對旺盛,有一定的抵抗力。避免運動大汗后立刻食用,此時腠理(毛孔)大開,寒氣極易長驅直入。傍晚及夜間不吃寒涼食物,夜間陽氣入里,體表衛外功能相對減弱,更不宜受寒。
2.享用小技巧:小口慢咽,溫熱口腔
吃冰激凌時,不要大口咬,讓其在口中多含一會兒,使溫度接近體溫再緩慢咽下。喝冰飲時,在嘴里多含幾秒升溫。食用冷飲前,先喝幾口溫水或溫熱的湯粥。食用后,可喝少量溫熱的姜棗茶或溫開水,或者戶外散步排汗,幫助中和寒氣。
3.用天然解暑品,替代冰冷誘惑
自制酸梅湯:烏梅、山楂、陳皮、甘草等熬煮(可加少量冰糖)。生津止渴,消食開胃,性味相對平和。
綠豆湯(溫熱/常溫):清暑解毒。煮至綠豆開花即可,不必追求冰涼,脾胃虛寒明顯者少量。
三豆飲(黃豆、綠豆、黑豆):三種豆各一小把,大火煮至將要開花即可,喝水不吃豆,可健脾、利濕、清熱。
西瓜:性寒,清熱解暑。三伏天可適量進食常溫西瓜。脾胃虛寒、易腹瀉、咳嗽痰多者尤需謹慎。優選性味平和或偏溫的水果,如桃子、葡萄(常溫),少量蘋果、梨(如煮水或蒸熟更好)。
4.固護根本,養陽健脾,增強體質
顧護脾胃:飲食規律、清淡易消化(尤其晚餐),避免肥甘厚味、過甜過膩加重脾胃負擔。
可常吃健脾食物:小米粥、山藥、南瓜、蓮子、芡實等。避免過度喂養、睡前加餐。適度溫陽:避免長時間直吹空調,尤其保護腹部、頸背、足部不受寒,可適當晨起曬太陽(曬背)。
小兒推拿保健:日常可做補脾經(拇指橈側緣向心推)、揉板門(手掌大魚際中點)、按揉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捏脊(從下往上)等手法,健運脾胃,提升正氣。
對于反復發作的過敏性鼻炎和咳嗽,建議冬病夏治穴位敷貼(三伏貼)治療,從根本上調整體質,溫肺健脾固腎。
封面圖由AI生成
編輯:陳美玲
供稿:區衛生健康委
初審:陳依婷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