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近日,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綠韻竹風實踐隊圓滿完成在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渠江街道、渠南街道南壩社區、渠縣寶城鎮青龍村以“非遺劉氏竹編調研推廣與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從城鎮街頭的普及宣傳到鄉村田埂的走訪調研,從非遺工坊的實踐體驗到新媒體平臺的推廣助力,隊員們以扎實的行動丈量鄉土,用青年的智慧為傳統工藝注入活力,在實踐中書寫非遺賦能鄉村振興的青春答卷。
初入渠縣:在竹編工坊觸摸傳承溫度
7月8日,實踐隊抵達渠縣后,徑直前往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嘉峰老人帶領下的市級婦女居家靈活就業示范基地。這里是劉氏竹編傳承的重要陣地,也是當地村民實現“顧家增收兩不誤”的民生驛站。推開工坊木門,竹絲的清香與草木染的淡味撲面而來,匠人們正低頭專注編織,指尖的竹絲在光影中流轉,細密的紋路里凝結著日復一日的堅守。
基地負責人劉嘉峰介紹,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劉氏竹編不僅承載著千年技藝,更通過“非遺+就業”模式每年帶動40余名村民穩定增收,其中女性占比超八成,年均增收約1.8萬元人民幣。匠人多為中年婦女,竹編架旁的竹籃里,剛編好的茶杯套擺放整齊,既透著工藝的精致,又滿含生活的煙火氣。隨后,隊員們也親自動手體驗基礎的竹編編織技法。看似簡單的“挑一壓一”,實操時才知不易,竹絲纖細易斷,力度稍偏便會散亂。經過多時的練習,隊員們勉強能編出巴掌大的茶杯套雛形,指尖已被竹絲硌出紅痕。在親身實踐中,隊員們深刻地感受到工坊里的每一件竹編,都是匠人用時間與耐心編織的生活希望。
城鎮宣傳:讓非遺竹編走進日常視野
7月10日清晨,渠縣萬興廣場的樹蔭下,綠韻竹風實踐隊的同學們忙著分發印有“守護非遺”字樣的調研宣傳單。在宣傳推廣的過程中,隊員們發現城鎮居民對竹編的認知呈現“熟悉又陌生”的特點。多數人見過竹制器具,卻少有人知曉“劉氏竹編”的國家級非遺身份,認可竹編的環保實用,卻不知本地就有優質產品。針對這一現狀,隊員們重點向當地城鎮居民講解“家門口的非遺”這一核心信息,告知渠縣劉氏竹編線下門店地址與營業時間,并現場以圖片和視頻播放的形式給城鎮居民講解劉氏竹編的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
鄉村走訪:在田埂間讀懂非遺的鄉土根基
渠縣作為劉氏竹編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發源地,鄉村間蘊藏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在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綠韻竹風實踐隊先后走訪了渠縣多個村落進行實際走訪調研。實踐隊的腳步遍布田間地頭、農家院落,指導老師與隊員們和當地農戶促膝長談,每一份聲音都被認真記錄,成為實踐隊調研成果中鮮活的注腳。
在南壩村周大爺家屋檐下,掛著兩個用了十余年的舊竹筐,筐身的竹絲已泛出深黃色,卻依舊結實。周大爺給隊員們講解他年輕時編的竹筐用具,主要用來裝糧食、曬干貨用的,現在的竹編太細,裝重東西不經用還是粗點的實在。在其他村民家中調研的過程中,隊員們注意到村里的老物件中,竹制器具占比不小,但多為村民自制的簡易款,村民們對“劉氏竹編”的精細工藝知之甚少。
在青龍村的走訪中,發現該村的年輕人村民比較多,大多數村民表示在短視頻刷到過非遺竹編,但少有人知道渠縣“劉氏竹編”。村民王大姐坦言,現在竹編都是工藝品貴且不實用,以前有裝菜的竹籃,才30塊一個也不貴,但是現在基本沒有人賣這種竹籃。經過多天的走訪,隊員們清晰的認識到,人們對竹編的需求從未消失,只是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的連接出現了斷層,老一輩依賴實用竹器卻不知非遺價值,年輕一代對非遺好奇卻缺乏了解渠道。
直播助力:用新媒體架起產銷橋梁
7月13日,示范基地的院子里,竹影斑駁。實踐隊架起的手機鏡頭前,匠人大姐正低頭編織杯墊,竹絲在她指間起落如蝶。這比頭發還細的竹絲,全是大姐手工劈的,練了二十年才這么穩。鏡頭掃過大姐手邊的成品,她抬頭笑了笑,眼角的皺紋里藏著樸實。直播的評論區里,“手真巧”、“想買”的留言不斷滾動。這場90分鐘的直播,吸引大量網友觀看,點贊量破1.2萬,收到多條評論,不少網友留言“周末去打卡”。大看著屏幕上滾動的評論,眼里閃著光,她以前覺得這老手藝沒人看,沒想到網友們這么喜歡。
實踐回響:以青春行動續寫非遺新篇
7月14日,實踐隊整理出沉甸甸的實踐成果:一份包含城鄉認知差異、需求偏好的調研報告,提出“開發粗絲實用款”、“開展鄉村體驗課”等多項具體建議;一套初步搭建的線上推廣體系,包括抖音小店運營指南、短視頻拍攝模板;一份與基地的合作意向,計劃長期協助推廣,并推動“竹編+研學”項目落地。
此次三下鄉,讓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綠韻竹風實踐隊的隊員們深刻地體會到:非遺的生命力不在博物館的櫥窗里,而在尋常百姓的生活中,鄉村振興的密碼就藏在這些與土地相連的傳統技藝里。正如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嘉峰老人所言,創新很重要,讓更多人了解,才能更好地傳承下去。用青春力量打通非遺與生活的連接,讓竹絲編織出鄉村振興的新圖景,這是綠韻竹風實踐隊的實踐收獲,更是當代青年扎根鄉土、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