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錢亞光
編輯/ 黃大路
設計/ 柴文靜
來源/ stellantis, cbtnews, motor1
許多人從一開始就把氫能源視為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然而,一些汽車制造商卻堅稱(并且仍有少數仍在堅持)使用燃料電池而非笨重電池的電動汽車仍有未來。Stellantis公司曾決心在商用車領域發展氫能源技術,但如今投入于此的技術資金已戛然而止。
7月16日,Stellantis宣布終止其氫燃料電池技術開發項目。由于加氫基礎設施有限、資金需求高以及消費者購買激勵措施不足,該公司預計在2030年前,氫動力輕型商用車不會被廣泛采用。
Stellantis意識到,要使氫能源得以推廣,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即便自己繼續下去,全球各地的消費者仍會面臨極為不完善的加氫設施狀況。這家汽車集團還認為,政府本應投入更多精力來激勵這一領域的發展,以降低消費者的使用成本。
Stellantis將于2026年停止對Symbio的投資,Symbio是其與米其林和佛瑞亞的合資企業,專注于氫燃料電池技術。Stellantis 2023 年收購了Symbio 33.3%的股份,旨在增強其零排放氫能源移動出行方案,尤其是針對廂式貨車。
2024年初,當Stellantis公司仍專注于氫能源時,該公司表示將推出8款燃料電池中型和大型氫能源廂式貨車:雪鐵龍e-Jumpy和e-Jumper、菲亞特專業版E-Scudo和E-Ducato、歐寶/沃克斯豪爾Vivaro和Movano,以及標致E-Expert和E-Boxer。
Stellantis稱,大型車型(e-Jumper、E-Ducato、Movano 和 E-Boxer)的續航里程可達500公里,加氫時間僅需5分鐘。憑借這些數據,Stellantis曾希望滿足那些想要駕駛電動汽車但又不想忍受電池電動車型充電時間的客戶需求。
放棄氫能源項目這一舉措是在該公司批準Symbio最新的商業計劃后不久做出的,由于Stellanti的業務占比接近 Symbio 的 80%,該汽車制造商的退出可能會使這家合資企業陷入不穩定狀態,并影響相關供應商和就業崗位。
為什么放棄氫能源
“在公司全力應對歐洲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規的背景下,Stellantis決定終止其氫燃料電池技術開發項目,”歐洲區首席運營官讓-菲利普·伊姆帕拉托(Jean-Philippe Imparato)解釋道?!皻淠茉词袌鋈詫傩”婎I域,短期內沒有經濟可持續性的前景。”
Stellantis稱,這一決定是在對歐洲輕型商用車領域氫能源中期應用前景進行戰略評估后做出的,做出這一決定的三個核心因素是:加氫基礎設施有限、擴大生產所需資本支出高昂,以及在2030年前缺乏強有力的消費者購買激勵措施來推動需求。
伊姆帕拉托表示:“我們必須做出明確且負責的選擇,以確保我們的競爭力,并通過我們的電動和混合動力乘用車及輕型商用車攻勢來滿足客戶的期望?!?/p>
Stellantis不僅公司終止了其氫能源開發項目,而且還放棄了今年推出氫動力主力車型的計劃。原本要推出的氫動力 Pro One 車型系列于今年夏天投入生產,但這一計劃已不再進行。原定于今年夏天在法國Hordain的中型廂式貨車和波蘭Gliwice的大型廂式貨車量產項目也被擱置。
好消息是,Stellantis承諾不會削減原本計劃用于生產氫能源商用車輛的工廠的員工數量。此外,研發團隊還將致力于其他與燃料電池無關的項目。
目前氫能源領域的狀況也給各利益相關方帶來了財務挑戰。Stellantis表示,正在與 Symbio 公司的股東米其林和佛瑞亞進行商談,“以評估當前市場影響,并維護 Symbio 的最佳利益,符合各自義務”。但米其林似乎感到很沮喪,其一位發言人表示,盡管Stellantis早在 5 月份就告知了他們停止投資氫能源的意向,但該公司正式確認這一決定時卻未進行協調或溝通。
氫能源業務收縮表明戰略轉變
由于氫能源的采用進展緩慢,成本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挑戰不斷增加,新任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菲洛薩(Antonio Filosa)上任后,Stellantis正在調整其戰略重點。菲洛薩打算帶領Stellantis專注于更經濟實惠的車型,應對區域貿易挑戰,并重塑經銷商的產品供應。
Stellantis公司從氫能投資中撤出,標志著其替代燃料策略的更深層次轉變,即更側重于電動汽車(EV)而非氫能技術。這一決定可能會影響產品供應、經銷商投資規劃以及零排放商用車隊的長期發展方向。經銷商應留意這一轉變,因為它反映了Stellantis不斷變化的產品路線圖以及更傾向于電動汽車基礎設施而非氫能的更廣泛市場趨勢。
此次撤資突顯出汽車行業對電動汽車的偏好日益增強,電動汽車在基礎設施和可擴展性方面更具優勢。隨著該汽車制造商逐漸遠離氫能源,進一步向電動汽車(BEV)傾斜,經銷商應為產品供應的變化和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做好準備。這一戰略轉向突顯了與制造商的發展方向保持一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零排放目標和車輛供應不斷變化的情況下。
其他車企對氫能源的態度
Stellantis已決定退出氫能源領域,但豐田公司仍長期致力于氫能源技術的研發。除了通過即將推出的第三代產品來改進燃料電池外,分攤還在試驗以氫為燃料的內燃機。這家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正協助寶馬在2028年將其首款量產氫能源汽車推向市場,這款車可能基于下一代X5車型打造。
現代也并未放棄氫能源。該公司近期推出了新款Nexo跨界車,并看好諸如Xcient這樣的燃料電池卡車的未來應用。
本田公司擁有新一代燃料電池模塊,將于2027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其生產成本將降低50%,且耐用性是其前身的兩倍以上。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還與通用汽車成立了合資企業,名為“燃料電池系統制造有限責任公司”。位于美國密歇根州布朗斯敦(FCSM)的面積達 6500平方米的 FCSM 工廠生產的燃料電池,將出售給本田或通用汽車的氫技術部門。
大眾汽車前首席執行官托馬斯·沙費爾(Thomas Schafer)在2023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表示,這項技術對于乘用車來說是不可行的,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這樣:“它缺乏競爭力,尤其是對于乘用車而言,氫燃料罐會占用車內空間?;蛟S對于商用車來說可行,但對乘用車來說不行。所以,我認為在2030年以前這種情況不會在大眾出現。”
雷諾旗下的小眾品牌Alpine相信,氫能源在跑車領域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展示了一款由雙渦輪增壓3.5升V6 發動機驅動并使用氫燃料的超級跑車。雷諾還設計了一款后輪驅動的Emblème概念旅行車,該車配備了燃料電池和可充電電池。
然而,無論燃料電池技術如何進步,如果沒有配套的燃料補給基礎設施,這些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