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曝光遼寧朝陽一個老年暴走團占據路中央,路遇消防車和救護車不讓行。7月18日,大凌河景區的工作人員表示,事發地點處于景區內的道路,具體情況他們要請示領導后才能答復。朝陽市文明辦的工作人員也回應稱,已經接到網友的相關反映,后續會進行處理。當地派出所工作人員回應稱,該行為是素養問題,會聯系負責人進行批評教育。
針對此事,不少網友的質疑尖銳卻到位:“若這些人自家著火、需要急救時遇此情景,又該作何感想?”這種換位思考,恰恰指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任何人都不能凌駕于規則和社會之上。公共道路不是私人領地,集體活動不能突破法律邊界,為應急車輛讓行更是不容辯駁的基本常識。
老年人積極鍛煉、健康生活,全社會都支持,尊老愛幼觀念也自古以來就深入每個國人的骨髓。但“尊老”絕不等于“縱老”,切不可為老不尊,更不能讓“老有所樂”變成“老有所橫”。從屢屢發生的廣場舞團占領體育場,到暴走團占領行車道,類似沖突反復上演,被抹黑的是整個老年群體,被消耗的是整個社會對老年群體的善意、理解和尊重。
當地派出所將此事定性為“素養問題”,文明辦稱“后續會處理”。但試想,若當時占道的是貨車司機或年輕車主,處罰還會如此“溫和”嗎?事實上,當地更需要的是,通過常態化的宣傳引導和規則約束,讓每個社區成員明白:公共空間的有序使用,需要每個人自覺維護,任何群體的利益都不能凌駕于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之上。
撰文|李哲 主編|李錦 審核|朱宗威 *文章為主編有態度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出品 | 瀟湘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