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張泰來
7月17日,針對“部分小區自來水發臭”,杭州余杭水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余杭水務集團”)再次發布情況通報,深表歉意,稱已經完成水源切換,仁和街道、良渚街道的水質已經恢復,用戶可正常使用。為彌補用戶損失,公司將在7月份給予每戶5噸水費的減免。
大熱的天,自來水管里流出來的水竟然帶著 “臭味”,光是想想就讓人心里不舒服。更讓人揪心的是,不少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這樣的“問題水”泡茶、煮飯,有人甚至因此出現了身體不適。對此,余杭水務集團不可等閑視之。本著對用戶負責的態度,水務公司在道歉的同時,至少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其一,迅速查清并及時通報自來水發臭的原因。事件發生后,有人猜測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糞水管接錯”所致。余杭水務集團雖然出面辟謠,否定了這一猜測,卻未說明事故的具體原因。此事事關用水安全,關注度極高。水務公司有責任查清原因,給出解決問題方案,并向用戶做好解釋說明。如此才能讓用戶重拾信任,放心用水。
其二,對用戶的損失做出應有賠償。自來水管里出來臭水,不光讓用戶心里添堵,還給用戶帶來了物質方面的損失。如有人家中的凈水器濾芯受損,還有人因飲用問題水出現身體不適......余杭水務集團必須負起責任,對用戶損失進行賠償。
根據通報,水務公司提出減免5噸水費彌補用戶損失。這也太輕描淡寫了。且不說,5噸水費的補償既缺少依據,也與用戶的實際損失不匹配,光是這種不問用戶意見,單方面確定賠償標準的工作方式,就透著一股子傲慢。事件中受損的是用戶,賠償方案的制定豈能不聽取用戶的意見?這么看來,余杭水務集團很可能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事件的嚴重性,也沒有真正將用戶利益放在首位。
水務集團具有公益性質,承擔著事關市民用水安全的公用事業,更應注重用戶體驗,多站在用戶的角度想問題,解決問題。顯然,余杭水務集團要做的事兒還有很多。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