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醫師的夏季健康手冊
高溫“烤”驗下的
腸胃保衛戰
小暑剛過,成都將在未來一周進入“蒸籠”模式:午后38℃高溫撞上70%濕度,體感直逼45℃。天府廣場的熱浪扭曲樓影,老茶館蓋碗茶滾三遭難破喉頭黏熱,熊貓基地的國寶啃冰竹咯嘣脆響——而川渝人正用冰啤澆灌滾燙毛肚,任腸壁在冰火鏖戰中嘶鳴!你的胃腸防線準備好迎戰了嗎?
01
高溫如何“攻擊”消化系統?
01
冷飲一時爽,腸胃火葬場
夏天最爽的事莫過于猛灌冰水、狂炫冰淇淋,但我們腸胃可能正在默默“罵街”!當-10℃的冰品沖進37℃的腸道,血管瞬間收縮,胃腸蠕動直接“擺爛”——輕則腹脹、絞痛,重則上吐下瀉,廁所變成你的“第二戰場”。研究表明,75%的夏季急性腸胃炎,都是冷飲惹的禍!
02
細菌的“快樂老家”——夏日高溫
夏天不僅是你的“燒烤模式”,也是細菌的“狂歡季”!例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在高溫下瘋狂繁殖。天熱食物也容易變質,剩菜、切開的西瓜、沒冷藏的熟食……分分鐘變成“細菌培養皿”。更扎心的是,冰箱≠保險箱,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繁殖,并不能徹底消滅它們!
03
熱到暴躁?腸胃也跟著“鬧情緒”
高溫讓人煩躁,波動的情緒會通過“腸腦軸”刺激腸道,還會影響睡眠而降低免疫力,這都會使腸胃“抽風”,而出現消化不良、脹氣、打嗝,甚至引起便秘或腹瀉。
04
脫水引爆“大便炸彈”
夏天瘋狂出汗,身體會從腸道“搶”水分來補充,結果就是便便越來越硬,嚴重時甚至引發痔瘡出血、肛裂,痛到懷疑人生。
02
胃腸保衛戰——飲食作戰手冊
冷飲的正確打開方式
冷飲要“慢品”:小口慢喝,讓口腔先“預熱”,別再“噸噸噸”;
冰箱食物要“回溫”:西瓜、酸奶等冷藏食物,拿出來放5分鐘再吃;
忌“冰火兩重天”:吃完火鍋別立刻喝冰飲,間隔至少10分鐘。
高危行為:運動后狂灌冰水、空腹吃刺身。
夏日廚房安全手冊
夏天變質的食物絕對不能吃,做飯做菜一定要把食物煮熟透,高溫能殺死大部分細菌。天熱我們胃腸蠕動比較慢,飲食要合理,不要暴飲暴食,所以建議多吃一些新鮮清淡容易消化的飲食,比如豆制品、奶制品、蛋制品、水果、水產品等等。
推薦菜單
涼拌秋葵(黏液保護胃黏膜)
冬瓜薏米湯(祛濕+高膳食纖維)
蒸魚+雜糧飯(低脂高蛋白)
死亡組合
燒烤+冰啤酒+久坐(痔瘡患者的“核彈套餐”)
水與電解質的平衡
高溫天氣流汗多,不要口渴了再喝水,要定時喝水。但單純補水可能不夠,汗液不僅帶走水分,還帶走了維持生命的重要電解質,所以要補充足夠的電解質和水分。
自制健康飲品:500ml溫水+1/4茶匙鹽+1茶匙蜂蜜+檸檬汁。
03
肛腸特工隊——痔瘡患者的生存手冊
如廁革命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固定時間去排便,排便時間一般不超過五分鐘,不要長時間憋便或用力過猛。
護理升級便后清洗:用溫水輕柔清洗肛門區域,干凈棉布拍干,避免感染。
隱形殺手排查久坐后,多做提肛運動:將肛門緊縮,保持5秒鐘,然后放松,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上幾個。
04
緊急情況識別——必須就醫的紅色警報
便血:鮮紅噴射狀(痔瘡)vs 暗紅混粘液(腸癌預警);
疼痛:肛周搏動性跳痛,警惕肛周膿腫;
腹瀉:大便次數>6次/天,警惕脫水風險;
審核:娜姐
主編:敏兒
編輯:蕾蕾
來源: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
01
02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