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是全球范圍內的高發癌種,其發病率、死亡率分別位居惡性腫瘤的第三位和第二位。尤其在中國,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結直腸癌的患病人數逐漸上升,現已成為第二高發腫瘤。
為降低結直腸癌的疾病負擔,2024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哈爾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華大基因,開啟了為期3年的消化系統腫瘤檢測及“四高”免費檢測項目。
其規模之大不僅檢驗著中國在大規模公共衛生項目的高效性和全面性,也彰顯著中國政府在癌癥與慢病防治布局上的前瞻性,為全球癌癥防治及全民慢病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及新模式。
當前,結直腸癌已成為全球范圍內公共衛生領域的一項重大挑戰,提升結直腸癌早期篩查診斷的有效率,對于緩解疾病負擔具有重要意義。在篩查開展較早的歐美發達國家,結直腸癌篩查的主要模式已從“機會性篩查”轉變為“組織性篩查”。組織性篩查能面向無癥狀有組織的人群,更有助于早期結直腸癌的檢出。而隨著“防大于治”健康理念的普及,以及篩查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結直腸癌人群組織性篩查在中國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
近年來,國內多地已推行“初篩+精篩”的分層篩查模式,開展結直腸癌組織性篩查,即借助糞便DNA檢測、FIT等方式對一般人群進行結直腸癌及進展期腺瘤風險評估,在初篩出高危人群后,讓其接受進一步的精查,也就是接受結腸鏡檢查。這樣的模式將有助于減少不必要的結腸鏡檢查,是更適配中國國情與區域經濟條件的新型結直腸癌預防、干預模式。
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結直腸癌篩查民生項目為例:自2024年起,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哈爾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華大基因,依托300多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40多家定點醫院構建起了健全的檢測項目網絡,為45周歲-64周歲常住居民提供了免費的消化系統腫瘤及“四高”檢測。截至2025年1月20日,該腫瘤檢測項目已累計約有83萬人報名參與,現已出具檢測報告超75萬例。對于結果呈現陽性的居民,一年內可以在指定醫院接受結腸鏡及病理檢查,項目也將全額承擔1200元以內的檢測費用(超出部分需自費),以保障結直腸癌糞便初篩的漏斗效益,讓民眾能切實從篩查中獲益。
以武漢市新型結直腸癌篩查項目篩查成效為參照,哈爾濱市與華大基因聯合開展的結直腸癌篩查民生項目已將篩查規模拓展到了240萬,覆蓋人群的年齡段更為廣泛。與此同時,項目還增設了幽門螺旋桿菌、“四高”免費檢測,使得篩查疾病的范圍更為全面。而這也將有助于進一步凸顯“糞便DNA甲基化腫瘤檢測初篩+結直腸鏡精篩”模式的衛生經濟學意義,以及精準醫學普惠大眾的社會意義,體現中國在大規模公共衛生項目中的高效性、全面性與前瞻性,為全球癌癥防治及健康管理提供寶貴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