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報告訊(崔宏濤通訊員張勝利 郭藝輝 )“原來只想在檢察院窗口咨詢下法律問題,沒想到檢察官們就把我們倆的矛盾解決了,謝謝新密市檢察院的檢察官們。”在矛盾得到徹底化解后,當事人張某與王某感慨道。
一起說這話的是河南省新密市平陌鎮某村的村民張某與王某。10多年前,張某將自家耕地讓王某承包使用,但沒有明確承包期限及補償費用。后兩人發生補償糾紛,張某認為王某既然占用自己的地了就應該補償,而王某則認為張某要價太高。為此,雙方多次協商,卻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后來還發生了口角,無奈之下兩人一起來到新密市綜治中心檢察院窗口,想找個法律專家咨詢下給“評個理”。
2025年7月18日,河南省新密市檢察院在受理張某與王某占地補償糾紛案件時,承辦檢察官魏沛豫充分利用12309檢察服務及綜治中心平臺優勢,通過協作機制第一時間對該案組織調解。調解中,承辦檢察官、值班律師、人民調解員和綜治中心工作人員采取“情理法”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調取土地確權檔案,厘清爭議地塊的權屬情況;另一方面結合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相關規定,向雙方釋明權利義務。同時,引用“六尺巷”典故,勸導雙方互諒互讓。經過2個多小時的耐心調解,成功化解這起長達10多年的占地補償糾紛案。于是就出現了前面的一幕。
這起矛盾糾紛的成功化解,正是新密市檢察院入駐綜治中心后,以“小窗口”撬動“大治理”生動實踐的縮影。該院入駐新密市綜治中心后,堅持將法律監督的“繡花針”精準融入基層治理的“千條線”,讓法律監督深度融入矛盾糾紛化解最前沿,使公平正義可觸可感,不僅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從“末端處置”向“源頭預防”轉變,而且實現群眾訴求“只進一扇門,即解心中結”,走出了一條檢察為民的新路徑。
“2025年4月,我院入駐新密市綜治中心以來,探索建立“規范化筑基、智能化賦能、專業化強質、統一化聚力”的“一站式”矛盾化解工作體系和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通過在職能延伸中筑牢矛盾化解防線,在數據賦能中前移監督關口,在救助聯動中修復社會肌理,實現了為民解紛、為訴減壓、為穩聚力。目前,我院實現涉檢信訪量同比下降42%,初信初訪化解率達97.8%,在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從“末端處置”向“源頭預防”轉變在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檢察智慧的同時,也以法治力量筑牢新密平安建設基石。”新密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晨說。
規范化筑基,統一服務標準,打造矛盾化解“終點站”
新密市檢察院以‘如我在訴’的理念,在新密市綜治中心設立規范化檢察服務窗口,擺放《信訪法治化工作指南》和《檢察機關依法依規處理信訪事項“引導圖”》,為來訪群眾指明依法表達訴求的具體路徑,確保案件“一個不拖、一個不漏”,真正做到小案不小辦,小事認真辦。按照《12309檢察服務中心建設規范》要求,該院制定《新密市綜治中心檢察窗口工作細則》,明確檢察窗口與公安、法院、司法、信訪等部門的協作流程與職責邊界,打造高標準服務空間。同時明確檢察機關在綜治中心的首接責任,深化“接訴即辦”實踐,實施“一窗受理、內部分辦、協同履職”,對疑難案件實行“一案一專班”,用公正解“法結”,用情理化“心結”,使一些糾紛化解周期大大縮短。建立跨部門案件研判機制,針對疑難復雜案件,由檢察官聯合檢察院其他業務部門工作人員開展專業研判,為當事人提供精準維權路徑。建立“檢察官+律師+心理咨詢師”調解組合機制,每周定期邀請法官、警官、律師共同參與信訪案例研判會,通過多視角專業分析提升矛盾化解能力。
智慧化賦能,數字檢察強基,激活智慧治理“新引擎”
新密市檢察院依托該院智能化平臺,打造來信、來訪、12309熱線、網絡、視頻接訪“五位一體”接訪體系,推動法律監督與綜治大數據相融合,努力實現矛盾預防、化解、跟蹤全鏈條數字化,以科技創新破解傳統信訪接待的痛點難點。該院在積極推行“領導包案+”模式,檢察長、副檢察長定期接待群眾來訪、預約接訪、帶案下訪,并對首次提出的刑事申訴、立案監督等案件做到“應包盡包”的前提下,建立信訪矛盾風險預警系統,對接新密市綜治中心數據庫,對重復訪、集體訪、極端情緒訪等建立紅色預警機制,由系統自動識別潛在風險點,推送至包案領導和相關責任部門。系統還實時追蹤案件進展,確保糾紛化解全程可控、高效推進。此外,該院依托綜治中心匯聚各類社會治理信息,能夠更加快捷掌握行政執法、治安管理、民生問題等方面的線索,增強立案監督、偵查活動監督、公益訴訟、民事支持起訴等工作的精準性,更能直接回應群眾訴求。2025年4月至今,通過大數據篩查司法救助線索12件,成功辦理救助案件9件,發放救助金12萬。此外成功預警重大風險隱患8起,推動化解群體性糾紛8件。
專業化強質,建立專業團隊,推動矛盾化解“治未病”
新密市檢察院將新密市綜治中心作為推動矛盾化解的“前沿陣地”, 該院聚焦法律監督主責主業,以專業力量為內核,以多元協同為路徑,打造高水平矛盾化解團隊,用鮮活案例推動矛盾化解從“被動處置”向“主動預防”轉變。團隊依托檢察職能優勢,通過“一案三查”機制(查案件本身問題、查當事人訴求合理性、查原信訪化解工作質量),重點處理涉檢涉訴信訪案件。建立“包案+聽證+救助”三位一體工作法,包案領導嚴格落實“六包”責任(包閱卷、包審查、包督辦、包結案、包化解、包穩定),堅持親自接待當事人、親自閱卷審查、親自釋法說理。2025年院領導包案4件,化解率達99%。同時建立律師庫,引入第三方專業力量。與新密市司法局聯合制定《律師參與涉法涉訴信訪工作辦法》,邀請律師參與簡易聽證、釋法說理。2025年4至今,已組織公開聽證51場,引入律師參與42次,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銜接幫扶困難群眾23人,成功化解涉企信訪3件,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目標。如2025年6月,在一場涉及新密某小區停車糾紛的聽證會上,該院通過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物業公司、業委會代表旁聽聽證,檢察官通過“個案解剖”推動類案治理,現場討論小區停車管理指引、矛盾糾紛分級響應,促進該起糾紛及時調處成功。
統一化聚力,延伸監督觸角,跑出檢察為民“加速度”
新密市檢察院積極打造資源整合、職能聚合、效能融合的“一站式+全鏈條”工作模式,深度融入綜治中心“大家庭”。即檢察院前臺受理窗口統一接待信訪群眾,后臺根據事項類型分流至檢察服務區、矛盾調處區或司法救助區,改變過去檢察機關“單打獨斗”的被動局面。該院還在新密市綜治中心專門設立“檢察業務與社會治理融合發展辦公室”,將四大檢察業務全面統一嵌入綜治平臺。如在平臺嵌入社區矯正監督,前移監督關口;嵌入公益訴訟線索收集,拓寬線索來源。聯合新密市司法局設立行政爭議化解室,化解行政爭議。在綜治中心檢察院窗口建立“常駐骨干+輪值專家+網格延伸”力量配置模式,常駐2名檢察干警負責日常接待,每周同時安排刑事、民事、行政檢察官進行輪值。在鄉鎮綜治站則設立檢察聯絡點,聘請網格員擔任信息員,延伸監督觸角。建立司法救助快速通道,與民政、人社等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實現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幫扶聯動。2025年1月至今已通過平臺獲取公益訴訟線索7條,立案3件,督促整治水污染等問題得到有效治理。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張建成說:“新密市檢察院入駐綜治中心,將法律監督職能下沉到社會治理最前沿,以檢察職能的“微入口”撬動基層治理“大格局”,通過提前介入信訪、民事糾紛、輕微刑事案件等,綜合運用檢察建議、公開聽證、檢調對接等方式,織密矛盾化解“防護網”,讓人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有效破解了信訪工作“終而不結”“案結事不了”等難題,我為該院的經驗做法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