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北醫學院2022級口腔醫學專業學生羅子甯的“逆天學術履歷”引發全網熱議。不是985,也不是211,只是普通省屬本科的川北醫學院,疑似出了個本科的“學術大?!?。
本科還沒畢業,就手握44個獎項,3項國家發明專利、7篇頂刊SCI論文,一個大三學生,真能牛成這樣?網友直呼“逆天”,更戲稱他為“羅博士”,質疑是天才橫空出世,還是學二代資源碾壓?
針對質疑,7月17日,川北醫學院通報調查結果,羅子甯發表的7篇論文真實存在,截至7月16日,累計影響因子實為164.8,比網傳的149還高。其中3篇為第一作者,由其帶領學生團隊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另4篇評論文章,他是通訊作者,由其組織學生團隊完成。他確實收到過國際期刊審稿邀請,并參與了3篇論文審稿。PPT表述不嚴謹、有自夸之嫌,已批評教育。
眾多網友表示其所獲成就過于夸張,“對于一名大三本科的同學來說,基本不可能”;“理論上存在但地獄級難度”。
還有網友質疑:這種吹噓的“包裝”方式已經成為很多院校評獎評優的慣用手段。有傾向性的把項目、獎狀砸在某一位同學身上,方便學院申報榮譽。
不過,也有中立者認為:拋開吹牛的成分,羅同學也算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了,能看SCI論文已經超越大部分本科生了,希望這次風波過去后不要搞太多這種歪心思,老老實實的搞好學術吧。
面對風波,羅子甯坦言自己是“科研新兵”,對PPT中未清晰標注論文類型致歉。他強調團隊署名按貢獻排序,他沒搶別人科研成果,也沒抄襲剽竊,都是團隊一起拼出來的。
羅子甯的學術產出在本科生中已屬亮眼,但爭議直擊學術嚴謹性紅線。此事折射出學術評價體系中對成果“量”的過度關注,以及部分學生面臨評優壓力時可能出現的“美化”傾向。真實與嚴謹,遠比耀眼的光環更可貴。
錄取正在進行!河南:多地中招分數線、錄取結果陸續公布→
全國信奧競賽河南2銀7銅!去年獲獎者去向如何
教育部發布2025年第2號留學預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