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宋承翰 發自北京 7月18日,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兒科、精神衛生服務、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和血液透析服務四項服務擴面情況。官方表示,目前改革進展符合預期,后期繼續推進,確保如期實現全年的目標。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李大川介紹,縣域血液透析服務方面,全國常住人口超過10萬人的縣中,已經有1614個縣可以提供血液透析服務,目前還有8個縣不能提供,但其中已有3個縣完成血液透析設施配置,5個縣完成人員培訓,正在加緊推進。
“我們同時指導縣域提高血液透析服務能力,2657個縣級醫院已經更新、增配水處理機227臺,血液透析機4421臺,增配從事血液透析服務人員1470人,服務超過1986萬人次。”他說。
河南省新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孫宏現場介紹了縣域透析服務情況。她說,今年2月,該縣啟動實施了為民服務實事項目(即常住人口超過10萬的縣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務)。4個月內,完成了設備招標、采購、安裝、調試,以及人員培訓、流程完善等工作,目前已完全具備血液透析服務能力。
孫宏告訴南都記者,該縣目前有100多位需要長期透析的患者,此前每周必須2—3次往返洛陽市區,一個月下來,僅是路費、家屬陪同的食宿費等,平均一個月家庭就要多支出上千元。 現在,該縣血液透析患者縣域就診率達92%,對于縣內偏遠地區血液透析患者,還開通了“血液透析直通車”,能夠免費接送患者。
此次改革涉及財政、人才引進等多方面。據介紹,當地財政投入400余萬元,為縣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配備血液透析機、反滲透水處理系統等設備,同時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優化服務流程。對長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50余人,血液透析費用經城鄉居民醫保報銷后,低保戶再報銷5%,五保戶費用全部報銷。依托三甲醫院對口幫扶機制,加大血液透析人才培養力度,截至目前縣內取得血透專科護士資格共25人。
心里援助相關項目是此次另一個重點。李大川介紹,5月1日起,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通了“12356”心理援助熱線,已接通了50萬通電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介紹了一些地方配套改革舉措。據稱,山東省136個縣(市、區)中已經有111個設立了精神專科醫院,所有的縣(市、區)均能提供精神科住院服務,93.4%的縣和93.5%的二級以上公立精神專科醫院規范設置了心理門診、睡眠門診,全省16市均能提供心理門診、睡眠門診服務,精神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大力推進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目前已經累計完成了10批次800余人次的培訓,平均每10萬人中就擁有5.8名精神科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常務副院長張慶娥介紹了今年新開通的“12356”心理援助熱線相關情況。張慶娥說,北京安定醫院作為北京市“12356”熱線的牽頭承接單位,積極會同16個區級專科醫療機構,積極落實各項任務要求。接聽資源方面,北京市“12356”心理服務熱線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白班開通坐席是有9個,由該院和其他區級的精神專科醫療機構共同接聽;夜班坐席是有2個,由北京安定醫院負責接聽。服務量方面,截至6月30日,全市共接聽來電超過2.27萬通,平均每天接聽約125通。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熱線夜間服務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比較集中的時段是在晚上6點到10點。服務內容方面,熱線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專業化、規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科普知識的普及、心理咨詢、心理疏導還有心理危機干預等。市民求助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個人情感和家庭關系方面。反映最多的困擾就是焦慮、抑郁還有睡眠問題。
兒科建設方面,李大川介紹,截至6月底,已有1877所三級和2936所二級公立綜合醫院能夠提供兒科服務。今年特別通過開展“兒科服務年”行動,持續提升兒科服務能力,增強兒科服務的連續性和便利性,截至到目前,全國近8000家綜合醫院、98%的縣醫院都能夠提供兒科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提供兒科服務的比例也超過了80%。
“我們指導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特別是省級衛生行政部門,依托省內高水平醫院,圍繞兒童重大疾病,包括重癥、腫瘤、血液系統疾病、感染、罕見病這些診療服務需求,構建一個兒童重大疾病診療協作網絡,通過網絡提高兒童重大疾病識別、診療、救治水平,確保兒童重大疾病在一定區域內得到及時救治。”他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