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近期又熱鬧起來了,中國海軍 “街溜子” 的815A 型電子偵察船 “天王星” 號(舷號 793),與 052D 型驅逐艦 “桂林” 號、海警 4203 艦組成編隊南下,目標直指美澳主導的 “護身軍刀 2025” 聯合軍演。
“護身軍刀” 軍演每兩年一次,是美澳打造的 “印太旗艦訓練演習”,2025 年這次參與兵力創下歷史紀錄,覆蓋印度洋至南太平洋第一、第二島鏈。美軍 F-35 隱形戰機、堤豐中程導彈系統高調亮相,而 “敏捷作戰應用”“跨域火力投送” 等戰術概念,明眼人都能看出是針對中國的 “區域拒止” 體系。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艦隊的南下,本質上是對 “針對性演習” 的對等回應。
“天王星” 號的出動本身就釋放出明確信號。作為 6000 噸級的電子偵察船,它是中國海軍的 “電子眼” 與 “電子耳”,能精準捕捉雷達信號、通信頻率、武器參數等核心情報。美澳軍演中亮相的先進裝備和新型戰術,恰恰是 “天王星” 號的重點偵察目標。而 052D 型 “桂林” 艦的伴隨,更凸顯了中方的體系化思維 —— 這艘配備 346A 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和 64 單元通用垂發系統的驅逐艦,可執行反艦、反潛、防空等多重任務,為 “天王星” 號筑起 “安全屏障”。這種 “偵察船 + 驅逐艦 + 海警船” 的組合,既保證情報搜集的專業性,又具備應對突發情況的實戰能力。
編隊南下途中,菲律賓海警船還搞了個小戲碼。在距離菲律賓卡布拉島約 69 海里處,菲最大海警船 “特蕾莎?馬格巴努阿” 號對中方編隊發出 “無線電警告”,聲稱要 “驅逐” 中國艦船,結果被中方 “無視”。更具標志性的是,“桂林” 艦隨即起飛直 - 9 直升機,對菲船實施空中識別查證, 從 “警告” 到 “被查證”,菲方的主動挑釁瞬間變成被動應對,事后公布的視頻也證實:菲方根本無力攔截,只能遠遠拍攝中方艦機的操作。
這場 “對峙” 本質是菲律賓的 “宣傳戰”。近期美菲 “雷霆對抗” 空軍演習中,美軍 F-35A 首次部署菲律賓本土,菲律賓急于借南海話題刷存在感。在西方支持下,它試圖通過渲染 “中國侵入專屬經濟區” 爭取輿論同情,但中方的應對讓其 “表演” 穿幫 —— 中方艦船在國際法允許的公海及相關海域活動,菲方所謂 “驅離” 既無法律依據,也無實力支撐。
中方的行動邏輯清晰且克制:針對美澳軍演的針對性,以 “電子偵察” 實現情報對等;面對菲律賓的炒作,以 “艦機查證” 展現主導權;整個過程不主動挑事,但絕不退讓。這種 “你演你的戲,我干我的活” 的姿態,恰恰體現了大國海軍的自信 。 美澳練得再兇,核心情報被 “天王星” 號收錄;菲律賓跳得再高,也改變不了實力差距下的被動。
從更大背景看,這是信息化戰爭時代的博弈常態。美軍加快在印太部署 “堤豐” 系統、強化盟友協同,本質是想以 “軍事圍堵” 壓縮中國發展空間。而中國的回應,正是用信息化手段破解 “軍事威懾”—— 你練你的戰術,我摸清你的底牌;你拉盟友造勢,我用實力定規則。
這不是 “挑釁”,而是一個大國對自身周邊安全環境的必要維護 —— 你在我家門口練 “針對性戰術”,我自然有權利知道你在練什么、怎么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