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一風景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寶山區羅涇鎮的街面,早餐店老板正麻利地把門口的桌椅搬進店內,“以前總覺得門口擺得寬敞點生意好,現在知道了,干干凈凈的門面才更招人待見!”這溫馨的一幕,正是羅涇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全域門責”治理行動中,“多格合一”繪出的生動圖景。
這里的“格”不僅是轄區的綜合網格劃分,更是商戶門前的“責任格”,是居民樓前的“自治格”,更是執法隊巡查的“監督格”。三“格”手拉手,讓城市管理從“單向執法”變成了“大家的事大家管”。
監督格
你看,城管隊員小周的腳步遍布全鎮道路,他的筆記本上記著各家商戶的“小習慣”:雜貨店愛把紙箱堆在門口,服裝店總忍不住把模特擺到路邊。“第一次上門,我們不罰款,就像鄰居串門一樣聊規矩。”小周笑著說。遇到跨門經營的商戶,他會蹲下來一起搬東西;看到飛線充電的居民,他掏出手機展示安全事故案例。這種“執法+普法”的“監督格”,把生硬的規定變成了貼心的提醒。
責任格
商戶們的“責任格”也越來越亮堂。以前你占一點、我擠一塊,人行道成了“雜貨鋪”;現在大家比著看誰家門口更整潔。從“要我守”到“我要守”,商戶們用行動詮釋著“我的門前我負責”。
自治格
居民們的“自治格”更是暖融融。樓道里的“飛線”消失了,墻角的堆物清走了。“以前看到亂堆東西就煩,現在大家都自覺,誰也不好意思破壞這份干凈。”住在寶虹家園的張阿姨說。鄰里間的相互提醒,比罰單更有溫度。
如今的羅涇鎮街面,跨門經營、占道堆物、飛線充電被一一“撫平”,違規行為得到有效糾正。從執法隊的“鐵腕整治”到商戶居民的“主動參與”,變化的不僅是街道的模樣,更是大家對“家園”的定義——這里不是某個人的地盤,而是我們共同的家。
下一步,羅涇鎮綜合行政執法隊還要給這些“格子”裝上“長效管理的鎖”,讓整潔有序的風景天天見。相信在“責任格”“自治格”“監督格”的同心協力下,羅涇鎮的每一扇門、每一條街,都會成為“美麗家園”最亮眼的名片。
寶山區2025年上海市高中學校/中職校“1至15志愿”統一招生錄取最低分數線現已公布
居民表示“很棒”!寶山這座公園“破墻”后再提質
寶山區新增75套“電子警察”,都在哪里?
通訊員:蔡鶯華
編輯:張博宇
資料:寶山城管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