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交通管理支隊“肖玉泉中隊”領頭人倪嘉輝在敬老院看望“琳媽”,并將記錄著“琳媽”與“肖玉泉中隊”成員點滴的影集交給她。
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供圖
在繁華的上海市楊浦區街頭,有這樣一位交警——既能嚴格執法維護交通秩序,又能俯身傾聽群眾心聲;既傳承了公安英模的為民精神,又參與了交通管理方式的探索創新。他是違法者眼中的“鐵面警官”,是孤寡老人心中的“警察兒子”,他就是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交通管理支隊(以下簡稱楊浦分局交管支隊)機動大隊副大隊長、“肖玉泉中隊”領頭人倪嘉輝。
從警11年來,倪嘉輝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深刻內涵,在紅綠燈下書寫了法治的刻度與溫度。憑借出色的表現,倪嘉輝入選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獲評“上海市先進工作者”,榮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
“琳媽,我就是您的兒子”
2024年3月的一個夜晚,楊浦濱江東方漁人碼頭華燈璀璨。坐在輪椅上的陳愛琳老人在3名年輕民警的陪伴下,欣賞著浦江兩岸的美景。江風拂過她滿是皺紋的臉龐,高樓林立的都市夜景讓她恍如隔世。“我已經20多年沒看過上海的夜景了!”老人這句感慨,讓身旁的倪嘉輝眼眶濕潤。
時光回溯到2014年夏天,剛從警校畢業的倪嘉輝跟隨師傅金海波來到蘭州路蔣家浜弄,走進了陳愛琳破舊不堪的家。這個不足10平方米的棚戶區小屋,住著腿腳殘疾的陳愛琳和她患有先天腦癱的女兒佳麗。那一刻,倪嘉輝第一次聽說了肖玉泉的故事——1999年,楊浦交警肖玉泉在執勤時偶遇這對母女,得知她們的不幸遭遇后主動幫扶,直至他2002年因病去世。肖玉泉被追授為“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他所在的中隊被命名為“肖玉泉中隊”。
“每一名加入‘肖玉泉中隊’的年輕民警,都要上這一節入隊‘第一課’。”倪嘉輝回憶道。從那時起,他接過了愛心接力棒,成為陳愛琳母女生活中的“警察兒子”。2016年,佳麗因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去世后,失去唯一親人的陳愛琳陷入絕望,幾次想要輕生。倪嘉輝幾乎每天都去探望,陪她聊天、打牌,幫她度過人生最黑暗的時期。“比我年長30歲的陳愛琳,不正像是一位需要我呵護的母親嗎?”從此,倪嘉輝改口稱陳愛琳為“琳媽”。
與前輩們紓困解難式的幫助不同,倪嘉輝給予琳媽更多的是陪伴。他帶20多年未出過遠門的琳媽乘坐無障礙公交車游覽濱江夜景;推著訂制輪椅陪琳媽逛商場,請琳媽品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杯奶茶;春節時他又為敬老院的老人們寫春聯、辦集體生日會,為琳媽戴上喜慶的虎頭帽……一本厚厚的相冊,記錄著這對“母子”11年來的溫馨點滴。
“接好前輩的接力棒,并把它傳下去,是我的使命和責任。”倪嘉輝對中國城市報記者說。如今,他也用同樣的方式給新警們上“第一課”,讓這場跨越26年的愛心接力繼續傳遞。
“執法既要有力度,
也要有溫度”
“倪警官,你給我送溫暖,我給你送清涼!”今年夏季的一天,房產中介小楊為執勤中的倪嘉輝遞上一瓶冰水。幾個月前,小楊因未戴頭盔被倪嘉輝批評教育,改變了“戴頭盔沒用”的想法,并且收到了倪警官親手贈送的頭盔。這種“教科書式執法”,正是倪嘉輝的工作常態。
在日均200名騎手穿梭的美團江灣站,倪嘉輝是大家口中的“暖心警官”。今年初,他攔下逆行騎手小王時,對方竟失聲痛哭——原來這位邊遠地區來的小伙子,想多跑單供妹妹上大學。倪嘉輝沒有簡單處罰了之,而是用1個小時耐心講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還找出事故視頻對小王進行警示教育。“只有安全地跑,才能讓妹妹更安心地讀書!”這句話打動了小王,他更是主動加入交通志愿者隊伍,向更多的騎手普及交通安全知識。
“看到交警就害怕”曾是許多外賣騎手的心聲。在與上海最大的外賣站點結對幫扶的過程中,倪嘉輝通過創新工作方法,讓執法分外“暖心”:在外賣站點附近的國定路與邯鄲路口設立引導旗,讓夜歸的騎手們安心“返航”;推動修建非機動車道,使騎手送餐路線至少縮短2.5公里;春節期間,為留滬的騎手送去棉鞋和年貨;針對初來乍到的新騎手開展“首違不罰”教育式執法……
“在楊浦區跑單,能遇到這么好的交警,我們真心感到溫暖。”美團江灣站負責人李站長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
“典型引路、薪火相傳”
在楊浦分局交管支隊政委胡蓉國看來,倪嘉輝身上折射出的是新時代交警的精氣神。
倪嘉輝是楊浦分局交管支隊“肖玉泉中隊”現在的領頭人,而該支隊所有新警入職的第一站都在“肖玉泉中隊”。新警們在這里接受職業培訓,系好從警的“第一粒扣子”。“民警進入公安隊伍的第一步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必須要讓他們知道從警是‘為誰做、做什么、怎么做’。”胡蓉國說,“我們希望新警通過在‘肖玉泉中隊’的學習和熏陶,能夠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從而走穩走好從警的每一步。后續我們也會根據新警們不同的性格、特長,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發展平臺,幫助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真正踐行好‘人民公安為人民’的使命擔當。”
“我們分局是英雄輩出的地方,而倪嘉輝就是新一代的青年領路人。”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宣傳科科長倪家惠介紹,楊浦分局形成了以倪嘉輝為帶頭人的先進典型梯隊,通過“典型引路”帶動整個隊伍成長。“我們每個警種條線都有自己的先進典型。通過逐層逐級傳達學習內容、弘揚英模精神,不斷筑好楊浦分局先進典型的‘蓄水池’。”倪家惠說。
作為倪嘉輝愛心幫扶行動的攝影記錄者,楊浦分局宣傳科工作人員鐘恒瑞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自己工作第一年買的手機里至今已存了7000張照片,其中超過一半都是關于倪嘉輝的愛心幫扶場景。“有些照片雖然成像質量不高,卻無一不反映出真實的愛心故事。希望借由這些質樸的原始影像,能夠在觀看者心中撒下一顆顆善良的種子。”鐘恒瑞說。
倪嘉輝沒有辜負多方期望。作為“肖玉泉中隊”新一代領頭人,他帶領團隊不斷拓展為民服務新內涵:在復旦大學門前設立便民服務站,提供飲水、充電等10多項服務;牽頭成立“中高考護考直通車”車隊,3年幫助50余名考生緊急取證;推動共青森林公園增設750個停車位,開通免費接駁巴士……
正如倪嘉輝所說:“執法的意義,不僅在于糾正違法,更在于點亮人心。” 在紅綠燈交替閃爍的街頭,他用11年如一日的堅守證明:法治可以有刻度,更應該有溫度;警察不僅可以是執法者,更應該是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中國城市報記者 王 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