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一個夢想的季節。七月,無數張錄取通知書飛向全國各地,承載著莘莘學子的期待與憧憬。在楊浦區救助管理站,一個名叫小樑(化名)的女孩也收到了屬于她的那份——上海理工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在這薄薄一頁紙的背后,是一個關于責任與愛的故事——從失去雙親的困境兒童到即將踏入研究生校園的追夢人,小樑用9年時光詮釋了“逆風飛翔”的意義。而她的身后,始終站著楊浦區救助管理站的“家人們”。
人生用兩個字形容:神奇
“沾沾喜氣,沾沾喜氣!你是我們站里的第一個研究生!”午后,楊浦區救助管理站內,喜氣洋洋的氣氛還未消散。兩位社工跑來小樑屋里,向她道喜。收到這張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小樑即將在暑假結束后奔赴新的人生征程。
“很開心自己備考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更開心沒有辜負政府和站里社工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對我的支持?!毙判χ嬖V記者,“我能成功考研,除了靠自己努力學習,還離不開大家的幫助。如果沒有全社會支持我,我可能連考場都踏不進去。”
回顧自己過去的人生,一路走來,小樑用了兩個字形容:神奇。“初中的時候,我沒有戶口,是楊浦區救助管理站的老站長李福強帶著我,幫我解決了戶口問題。那時候還在擔心不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沒想到現在考了高中、考了大學,還考上研究生了。真的覺得很神奇……”
小樑在楊浦區救助管理站內,已經住了9年。時間倒退回20多年前,小樑出生后母親失蹤,5歲時父親病逝,此后輾轉于寄養家庭與救助機構之間。2016年,她正式入住楊浦區救助管理站,而站里的社工們也決心為她筑起一個“家”。2020年,在全社會的關心下,她踏上高考考場,考取上海健康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慶祝了18歲生日,開始新的生活。
“他們給我布置了房間,食堂經常給我做愛吃的菜,大家還陪我過生日?!毙耪f。漸漸地,這個性格內向的女孩開始稱呼社工們為“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從默不作聲,變得開朗起來。她說自己是“救助站的女兒”,而社工們就是她的家人。
“現在她考研成功了,我很高興,也很自豪。就感覺像自己孩子考試成功了一樣,這兩天特別激動?!闭緝壬绻じ鹦毂仫@說。
未來,“想成為一顆螺絲釘”
大學期間,救助站仍是她的“家”。每逢周末或假期,她總會回來住幾天。“社工阿姨會發短信問我過得好不好,返校時他們還幫我搬行李,送我到校門口?!毙呕貞浀?。
或許是因為性格獨立要強,對于自己的生活,小樑早早做好了規劃:畢業前進入醫院實習,一邊積累實踐經驗,一邊復習考研,研究生繼續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深造。那段邊實習邊學習的日子,她每天白天工作,晚上泡在圖書館、自習室,總是學到深夜。
談及未來,小樑目標清晰:認真讀研,盡早入黨,畢業后考公務員?!拔?0多年的成長,離不開政府的幫助——從救助站、街道,到學校……所以我也想成為其中一員,當一名為人民服務的公務員,不敢說做出什么貢獻,就想成為一顆‘螺絲釘’。”她表示。
記者了解到,大學四年期間,高校減免了小樑的學費,住宿費與生活費由小樑的低保覆蓋。至于讀研期間的費用問題,楊浦區民政局已與小樑戶口所在地定海路街道聯動,為小樑申請相關助學資金,繼續守護她的求學之路。
“錄取結果一確定,我們就帶著她一起到定海路街道,向街道救助部門說明了情況,由街道救助部門幫助申請幫扶政策,目前還在走流程。她讀研期間的費用,這個幫扶政策可以給到很大幫助。”站內社工胡求軍表示。
一路走來,這個女孩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托舉,但更離不開的,是她自己堅韌不拔的品格與逆風飛翔的決心。這張錄取通知書,不僅標記著小樑人生的新起點,也見證了一個人的堅強,與一座城的善意。
如今,小樑的研究生宿舍已安排妥當,但她仍習慣在周末回到救助站。而救助站依然是“家”,為她留著一扇門、留著一盞燈……
文字 |湯順佳
圖片 |王子亮
視頻 |王子亮
編輯 |奚宇軒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