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辟茶產業新賽道,拓展茶產業新空間,今年,鳳岡縣啟動實施新茶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聚焦做優原料基地、提升加工能力、推進品牌建設、拓展市場渠道四大關鍵環節,全力推動本地茶葉從傳統茶園“突圍”,走進時尚新茶飲的“新圈子”。
在位于何壩街道凌云村的貴州省鳳岡縣黔羽枝生態茶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正經歷一場靜悄悄的蛻變。曾經以生產名優茶為主的車間,如今換成了一條嶄新的碾茶生產線。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翠綠的茶葉被精細研磨成碎末,空氣中彌漫著獨特的茶香。
貴州省鳳岡縣黔羽枝生態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任羿銘說:“目前我們這條生產線,它是從日本進口的一部分設備,以及我們國產的一部分設備集中連接起來的新型生產線,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清潔度很高,生產的速度還可以,主要是生產的質量特別好,符合我們客戶的要求。”
針對新茶飲對專用原料的迫切需求,鳳岡縣積極推動傳統茶企“換芯升級”。今年,貴州省鳳岡縣黔羽枝生態茶業有限公司與浙江一家抹茶公司合作,投入540萬元,購買了一條碾茶生產線進行碾茶生產,并開始加工生產,截至目前,已加工碾茶60多噸。預計今年年產值1000多萬元。
貴州省鳳岡縣黔羽枝生態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任羿銘說:“我們目前就只有一條生產線的情況下,每天是24小時不停機,2萬斤的鮮葉吞吐量。在我們下步增設生產線之后,應該能達到每天5萬斤的鮮葉吞吐量,在生產過程中也確實覺得這個比傳統茶葉效益更高。”
為了滿足原料的需求,該公司在位于蜂巖鎮龍井社區建起了標準化抹茶原料基地。記者在基地里看到,工人們正手持電動采茶剪,將鮮嫩的茶葉剪入袋中,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蜂巖鎮一品泉社區居民田維琴說:“手工采茶可能只有一百到兩百元,機剪茶收入有三四百元,人也比較輕松。”
新茶飲,好基底是關鍵。該公司通過成立鳳岡縣大軍茶葉專業合作社,在蜂巖鎮、王寨鎮、永安鎮和思南縣合棚漆鎮流轉茶園1700畝,實行科學統一管理,確保茶葉品質。
鳳岡縣大軍茶葉專業合作社基地管理負責人蒙大軍說:“我們這個碾茶基地,按照鳳岡的‘雙有機’標準進行管理,人工除草,人工松土,同時用無人機噴灑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防治效果比較好。”
產業的變革,最終要抵達消費者的味蕾。在縣城騰云路,“鋅硒茶飲”的招牌格外醒目。這家本土新茶飲品牌門店里,顧客正在品嘗著以鋅硒茶為基底研發的創意飲品。
顧客王蕾說:“我覺得很好喝,它的原料就是我們本地的鋅硒茶,喝著就挺放心的。”
鋅硒茶飲門店負責人冷云飛說:“我們店以鳳岡鋅硒茶為基底,開發了鋅硒奶茶、鋅硒果茶、鋅硒抹茶等產品,開業兩個月以來,我們的鋅硒奶茶系列賣得比較好,消費者接受度比較高,還是比較喜歡的。”
自今年4月以來,鳳岡縣在優質茶園中精挑細選,規劃建設新茶飲茶園基地,已成功打造歐標抹茶基地6000畝,培育碾茶及抹茶加工企業5家,建成碾茶生產線14條、抹茶生產線1條,讓全縣茶產業邁出了“破圈”突圍的第一步
(來源:鳳鳴高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