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上架好麗友,到底為何讓中產破防?
最近,山姆在各個平臺被罵慘了,起因是很多會員質疑山姆的選品越來越差。
像蛋黃酥、太陽餅等曾經非常熱門的商品紛紛被下架,反而是街邊隨便就能買到的好麗友、盼盼、衛龍、徐福記等大眾品牌“悄悄”入駐了。
記住“悄悄”這個詞,后面要考。
很多對山姆不太熟悉的朋友可能感覺很奇怪:不就換了一下選品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出來口誅筆伐?
因為山姆這次被罵,根源不在于品控變差或者怎樣,而是它直接打破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讓會員們破防了。
山姆過去的爆火,靠的是稀缺性,是差異化,是逼格。
不少會員支付260元/年(卓越卡680元/年)會員費的核心訴求,是購買“普通超市無法提供的稀缺商品+品質背書”。
但是山姆直接把這個價值和訴求給打破了,換上了一批普通超市也能買到的普通商品。
雖然山姆也做了一定的“差異化”,比如好麗友這款在山姆上架,號稱減糖80%的產品:
結果卻被扒出“碳水幾乎沒看到減多少,脂肪還增加了”:
可能山姆自己也覺得這么做不太體面。
所以也非常貼心地玩起了障眼法,把盼盼變成了“PANPAN”,順帶把一款上架的衛龍產品logo給隱藏了,生怕大家發現:
真把會員當日本人整。
這一點,其實比山姆賣大路貨還更嚴重,即便這些商品的確做了“差異化”。
但這種你說欺騙也好,“善意的隱瞞”也好的做法,也意味著,山姆過去塑造的“品質嚴選”的形象,以及會員對它的信任度,都已經被刺穿了。
這其實也是這次很多山姆會員破防的核心點。
問題是,明明已經預料到可能會出問題,山姆為什么這么頭鐵,非要更換選品呢?
目前網上流傳比較廣的是山姆中國區換高管了,采購吃回扣之類的消息。
只能說,還是咱們中國人最懂中國人。
但是這些畢竟沒有明確的證據,我們不做過多的揣測。
目前可以明確查到的是:
山姆,已經迎來了它的“千億魔咒”
(指零售企業在達到千億級銷售規模后,往往面臨供應鏈管理困難、品控壓力增大、運營成本上升等問題,導致企業難以持續維持高增長態勢,甚至出現業績下滑的現象)。
像我們比較熟悉的幾家零售企業,比如永輝、華潤、大潤發等都曾接近或短暫觸及過這個“魔咒”,但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它們大部分都在觸線之后高位回落,有些甚至迅速衰敗了。
而不巧的是,去年山姆也踩到了這道門檻:
達到當前這個體量之后,尤其是最近幾年山姆還進入了高速擴張期,導致它目前正面臨著愈發嚴峻的供應鏈品控壓力與毛利壓力。
這不是簡單一個數字和規模的問題,而是供應鏈,管理能力,人才儲備和規模,最重要的是,適合山姆的消費人群和市場規模極限問題。
當規模起來之后,這一切都要重新計算,中國市場會員超市的極限到底在哪里。
其實去年以來,山姆品控下降的問題就已經比較明顯了——光24年9月,山姆就在短短10天內被曝出了5起食品安全事件,包括果汁喝出異物,月餅吃出牙齒等等。
根據媒體的統計,黑貓上山姆相關投訴量在去年更是上漲了65%:
這些其實都是山姆加速擴張的后遺癥。
更要命的是,逮著這個機會,從國際品牌,比如同為會員店的Costco(開市客),還有德國“窮鬼超市”ALDI(奧樂齊)以及國內的盒馬、胖東來等等都在逐步蠶食山姆的市場份額。
面對逐漸增大的體量以及市場、供應鏈等方面的壓力,為了沖業績以及搶占市場份額,山姆在市場選擇和選品邏輯上自然會有所改變。
比如這幾年它在逐步往下沉,去開發晉江、昆山等縣域市場,而加速推進平價或者說高毛利戰略,引入衛龍、好麗友等品牌擴大受眾覆蓋面,提升毛利和銷量,大概率也是這其中的一環。
只不過,老祖宗曾經曰過,很多時候,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蟻穴都能導致整個堤壩崩潰。
雖然目前山姆已經下架了好麗友等商品:
但是要怎么把會員的信任重新掙回來,依然是個相當嚴峻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