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基建工程要來了,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建,投資1.2萬億,也是中國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工程項目,這一次,中國將要創造世界奇跡。
雅魯藏布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是西藏自治區最大的河流,屬印度洋水系。雅魯藏布江發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北麓的杰馬央宗冰川,自自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流經米林后折向北東,之后又急轉南流,于巴昔卡出境流入印度后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又流經孟加拉國與恒河相匯,最后由孟加拉灣注入印度洋。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的建設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難度最大的工程,首先,雅魯藏布江源頭海拔約5590m,流出國境處海拔約 150 m,總落差達5400 余m,全河平均坡降為2.6%,是中國坡降最陡的大河。
其次,雅魯藏布江環境非常復雜,極深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兩岸山體陡峭近乎垂直,幾乎找不到平地用于施工。地質上位于活躍地震帶,地震、滑坡、泥石流頻發,風險極高。氣候受印度洋暖濕氣流影響,年降水量巨大,雨季漫長且暴雨集中,極易引發山洪,施工窗口期極短且不穩定。
最后是交通是致命瓶頸,墨脫縣曾是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現有道路(如扎墨公路)極其脆弱,常年受地質災害破壞而中斷,大型設備和材料運輸幾乎不可能。施工人員還需克服高海拔缺氧、險峻濕滑地形以及落石、洪水等直接威脅。在狹窄V型峽谷中修建超高大壩、超長深埋隧洞(面臨高地應力、涌水等復雜風險)及配套設施,技術挑戰空前巨大。
但是中國工程師的想象力真的是太牛了,上游建壩,下游截彎取直,引水涵洞,通過2000多米的海拔落差,強悍無比的水勢能發電。中國也建造全球最高的混凝土壩體。僅砂石骨料需求量就超過1.5億噸,相當于三峽工程的3倍 。
把發電機組平鋪在引涵隧道里,五個落差階梯,一個階梯相當于一個白鶴灘的發電量,三峽的五分之三。雅魯藏布江一年發電可以達到4000億度,差不多相當于美國的十分之一了,足夠2個上海1年的用電,相當于1.5億噸石油的能量。因此雅魯藏布江水電站一旦建設,可替代90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億噸。
那這些電西藏肯定是不需要這么多的,那么就需要外送,而中國通過了全球領先的超高壓電網把電力運輸到全球。
但是我們之所以要建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就是要借水電站的建設對西藏進行大開發,這是中國的頂級陽謀。
很多人說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建設好之后,可以控制印度的水源,這做不到哈,最多也就是在印度雨季的時候讓印度多點洪水。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的真正價值,在于帶動整個西藏的騰飛,修好這個水電站,西藏經濟直接起飛。工程將直接創造數百萬就業崗位,是三峽工程的25倍,建成后,每年為西藏帶來20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相當于西藏2024年全年財政收入的213。
另外修建水電站過程,會讓沿途基建全面升級:配套建設的高等級公路、特高壓電網,將徹底改變西藏“地廣人稀、交通閉塞”的現狀。從林芝到墨脫的公路將從“生死線”升級為“經濟走廊”。
而且整個藏南也將得到開發,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的建設,將徹底打通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陸路運輸通道,構建起“萬噸級”戰略物資投送能力。這一運力門檻的突破,使得大型工程機械和重型軍事裝備得以沿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北側平原長驅直入,直抵藏南核心地帶乃至孟加拉國邊界。
目前墨脫地區公路運力不足千噸/日,僅能維持邊防部隊基礎駐扎,而工程完工后萬噸/日的持續運輸能力,可支撐1.5個集團軍的機械化作戰需求,從根本上扭轉1962年因后勤不足被迫后撤的被動局面。
可以說,這是中國的頂級陽謀,該工程將重構南亞地緣力量平衡。相當于“一條綁在印度脖子上的絞索”8。它使我國能夠形成“亞東扼喉、錯那斬腰、墨脫主攻”的全線攻勢部署,當我們在整個喜馬拉雅山南麓修建完善交通網絡,并且接入全國的交通網,除了可以促進藏南地區的經濟大發展,還可以讓我軍就可在整個藏南地區實現“速戰速控”,迫使印度接受邊境新現實。
而電站本身作為“基建—能源—國防”復合體,平時通過跨境電網主導南亞能源網絡(如向尼泊爾、孟加拉國送電),戰時則轉為軍事支點,這種雙重屬性使印度陷入“抗議無據、對抗無力”的戰略困境
當中國決定再雅魯藏布江修建水電站的時候,這就意味著,印度沒有選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