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熱型爆款的階段性勝利
作者丨陳序寧
編輯丨黃運濤
一個典型的硅谷故事往往始于車庫或大學宿舍:
主角是埋頭敲代碼的年輕技術天才,出于對技術的執念和對未來的大膽設想,創立了一家初創公司,產品一推出便在用戶和媒體中迅速走紅,被預期將顛覆某個傳統行業,隨后估值飛漲、融資、上市,成為納斯達克新寵。
它不單單是硅谷版的美國夢,也是全世界所有期盼高增長的科技公司最典型也最俗套的爽劇。
從這個意義上說,已經成立十年的零跑汽車特別不符合大眾對一家明星創業公司的預設。
朱江明成立零跑汽車是在2015年,那一年他已經48歲,之后又用了7年時間把它送上港交所。在中國,40歲后創業并取得大成的知名企業家不多,柳傳志、宗慶后、任正非……
在一次跟雪豹財經社的訪談中,朱江明告訴我們,如果當時沒有做汽車,他很有可能去做智能手機了。站在2025年的節點回望,十年前,能同時看到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手機市場機會的人很少,更幾乎沒有人能預料到新能源汽車如今已成為一個極端殘酷的修羅場。
在這個崇尚唯快不破的行業,零跑的慢吞吞顯得多少有點不合時宜:品牌起勢慢、銷量攀升慢、市值漲得慢、就連創始人說話也是不徐不疾。但朱江明經常喜歡做的一個比喻是,零跑不想做龜兔賽跑里的兔子,而是要做烏龜。“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不激進但有信心。”
成立10年來,這只烏龜讓人刮目,也不過是最近兩三年的事。
今年1-6月,零跑汽車累計銷量居中國新勢力品牌第一。剛剛過去的這個6月,零跑汽車交付48006輛新車,同比增長138%,創下新高。
銷冠不是“免死鐵券”,它不過是行業亂斗時期的階段性勝利:威馬做過銷冠,哪吒做過銷冠,蔚小理也都做過銷冠。城頭變幻大王旗,一些銷冠更像是五代十國里的短命王朝。“做過銷冠的很多,甚至很多做過銷冠的品牌現在都消失了。今天輪到了零跑,這沒什么,難的是要繼續、要保持。如果永遠要留在新能源汽車牌桌上的話,那我們離成功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朱江明說。
落到具體的產品上,最能體現零跑“龜兔賽跑”意象的,是它旗下的純電中型SUV車型C11。
C11對零跑有多重要呢?朱江明的微信頭像,過去四年一直都是C11。
零跑汽車目前的產品矩陣主要覆蓋微型車、轎車和SUV三個品類,產品譜系結構簡明:
T03打入10萬元以下小車市場;B系列有純電轎車B01和智趣長續航SUV B10;C系列中,C01覆蓋中型轎車需求,C10、C16、C11則構建了零跑最重要的SUV產品帶。
其中,C系列是零跑的主軸序列,C11則恰好處于體量最大、需求最旺的中型SUV細分市場,是零跑汽車整個產品矩陣的承壓梁。
C11也是零跑首款真正意義上的爆款車型,不僅吸引了新能源的核心用戶,也開始撬動傳統合資燃油SUV與插混用戶群,以一款車打穿多種用戶圈層。可以說,這是一款幫助零跑打開銷量、建立用戶口碑、構建品牌形象的戰略車型。據零跑官方數據,截至2025年6月,C11已累計交付超25萬輛,是品牌銷量的壓艙石。
C11之于零跑,就像Model Y之于特斯拉。
在中級SUV市場,按照零跑的說法,連續四年銷量長青的只有Model Y和C11。像C11這樣走出一條低開高走曲線的,在行業里更是少見。
7月10日,新款零跑C11上市,發布會選在了杭州運河文化發布中心。四年前,C11就是在這里首次亮相。不過,相比今時今日的鮮花和掌聲,彼時,臺下更多的是懷疑和擔憂。
C11不是一個上市即爆單的產品。朱江明回憶,2021年上市的時候,C11的預售訂單量是3388輛,“不及某友商的百分之一”。但隨著時間推進,C11像只烏龜一樣,慢慢爬坡到了月銷過萬的水平。C系列的另一款SUV C10在2024年3月上市,最初月銷量四五千,一年多后,月銷量上升到1.5萬輛。
C11的單月交付量 圖片來源:零跑發布會
新能源汽車的趨勢已經不可逆了,特別是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確實進入了下半場,就像當年的微信代替短消息,電子支付代替了信用卡。”朱江明說。
在新勢力普遍面臨增量焦慮與盈利壓力的2025年,C11的意義更突出。
C11這款車,零跑有四年的時間都沒有做調整,7月推出的新款是一次中期改款。朱江明希望把經典產品打造成常青樹,他對C11的期待是:30年后,如果零跑這家公司還在,那么C11也會在。就像1966年上市的豐田卡羅拉,歷經近60年的換代后,仍位居全球銷量前十。
全域自研、成本控制、品價比——朱江明多次總結過零跑的核心競爭力,但真正難的是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龜行十年,零跑剛剛爬到盈虧平衡的邊界線上。去年第四季度,零跑第一次止血,略有盈利。但這絲毫沒有降低朱江明的危機感。“如果不能夠快速增加銷量,讓盈利能力更強,市場占有率更高,可能仍很危險。”
與我們熟知的那個龜兔賽跑的故事不完全一樣,寓言里的烏龜,趁著大意的兔子睡著,慢悠悠邁過了終點。而在真實的刀光劍影中,零跑是一個要求自己在沖刺階段“飛起來”的烏龜。
朱江明的判斷是,突破百萬銷量并實現一定盈利是成為一家真正知名車企的門檻,就像燃油車時代的長城汽車和吉利汽車一樣。
今年,零跑設了50萬+的銷量目標,接近去年的2倍。新款C11的推出,是零跑穩基礎、沖上限的關鍵動作,將承擔起“穩定銷量+品牌標桿+技術迭代”的三重責任,也為零跑后續出海戰略、與Stellantis合資后的新平臺落地做好過渡支撐。
零跑的發展,沒有硅谷故事里那種戲劇性的轉折和一夜成名的快感,更多的是在默默耕耘。低頭拉磨,抬頭看天,忍受不被關注的寂寞。“零跑這條路,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得通,我們也是熬了十年。”
當晚的發布會上,朱江明的PPT里有一句話:每一個不被看好的你,都將會成為越來越好的你。
致零跑。致每一個還在默默耕耘、不被看好的你。
封面來源丨零跑汽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