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已經離開工作崗位多年的伍修權找到葉帥,希望自己能重返工作崗位。
他之前離開工作崗位實屬無奈,早就想重新出來工作了。
但當時可提供的崗位并不多,葉帥也不知道應該給他安排什么崗位。
所以葉帥直接問他:你想重回軍隊,還是想繼續去外交戰線呢?
聯合國上的中國聲音
1950年,朝鮮半島燃起了戰火,美國借同盟的名義向半島出兵。在美國出兵朝鮮的同時,也將第七艦隊派到了寶島。
美國找的借口冠冕堂皇,說是要阻止我軍對寶島的任何進攻。
但不管他們有什么樣的借口,都掩蓋不了他們阻止我軍解放寶島的事實。
而且自從美軍插手半島戰爭之后,他們頻頻將戰火蔓延到我國邊境。甚至還派出飛機轟炸我國丹東,導致我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威脅。
我國一邊商量出兵問題,一邊試圖通過聯合國的渠道解決問題。
在中央的安排下,我國決定組織代表團赴聯合國。
但這個代表團團長的人選,中央卻遲遲沒能選定。
當時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還是國民黨派過去的人,他們都是接受過系統訓練的人。
但剛成立的新中國很缺人才,不知道到底應該派誰擔任代表團的團長。
中央想來想去,最終想到了伍修權。
10月23日,以伍修權為首的代表團赴聯合國出席討論。面對美方的謬論,伍修權的回應鏗鏘有力,直接駁斥了美國代表的污蔑。
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在聯合國發聲,這次發言氣勢恢宏,好像將我國這百年委屈攢下的怒火噴發了出來。
他的發言駁斥得美國代表說不出話來,也贏得了在場大多數國家的認同,維護了我國的主權和尊嚴。
不久后他回國,他開始擔任外交部的副部長,開始正式負責外交事務。
1955年,我國和南斯拉夫正式建交。考慮到南斯拉夫狀況的復雜性,中央認為派他擔任南斯拉夫大使是最合適的。
他認為自己確實應該出去積累外交經驗,所以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任命。在南斯拉夫擔任大使期間,他對兩國發展起到了很深的推動。
留蘇人才,輾轉回國
伍修權1908年出生在湖北武昌的一個貧困家庭,家里雖然窮,但一直堅持讓他接受教育。
1922年,他考入武昌高小,結識了陳潭秋。
陳潭秋是我黨早期黨員,對共產主義有著深刻的認知。在他的啟發下,伍修權開始認識到社會的黑暗面。
1923年,他加入共青團,正式踏上了革命道路。他有文化,而且年輕,所以被組織當作優秀人才培養。
在1925年的時候,他被推薦去蘇聯留學。當時和他一起去的還有十名同學,都是我黨精挑細選的人才。
到了蘇聯之后,他們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了兩年理論。
就在他們想回國的時候,大革命卻突然失敗了。老蔣背離革命之后,就切斷了他們的歸國通道,他們被迫滯留在莫斯科。
但很快,中央向他們轉達了新的命令,讓他們轉入蘇聯的軍事學校接受軍事訓練。
經過大革命的失敗,我軍已經發現,沒有自己的軍事力量不行。
為了能更好掌握屬于自己的武裝力量,中央從留蘇人才中抽選了一批人,將他們送到了蘇聯的軍事學院。
伍修權就是其中之一,他考慮到國內的實際情況,最終選擇進入步兵學校接受訓練。在學校,他一直都非常努力,就是為了能學到更多的軍事知識。
他很清楚,我黨要是想要掌握力量,需要的軍事人才肯定不少。他學到的這些軍事知識,不僅可以自己消化,也可以帶回國為革命培養人才。
從步兵學校畢業之后,他被分配到蘇聯邊疆保衛局工作。當時他在蘇聯有一份優渥的工作,生活待遇非常優厚。
但他不愿意繼續留在蘇聯,他知道自己的國家正在經歷什么,所以想要回去報效祖國。
回國之路漫長而艱難,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終于,在1931年的時候,他得到了蘇聯中央組織部的批準,正式踏上了回國的道路。
轉戰南北,建設三軍院校
回國之后,他來到中央蘇區。期間擔任過翻譯,也參加過遵義會議。1935年的時候,他被調任紅三軍團副參謀長。
國共第二次合作開始之后,我軍在蘭州秘密籌建聯絡處,目的是解救西路軍被困人員。因為聯絡處需要和蘇聯打交道,他就被派了過去。
他利用各種方式宣傳我黨的抗日主張,積極統戰,為抗戰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和國民黨的頑固分子斗爭方面,他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論。他表示我們要和頑固分子進行斗爭,首先要“有理、有據、有節”,爭取他們中能爭取的,說服他們中能說服的。
在營救西路軍方面,他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一邊派人前往星星峽附近接從新疆過來的西路軍干部,一邊親赴第八戰區交涉,言明利害,讓這批西路軍干部重新回到了延安。
他還利用各種機會對民眾進行宣傳教育,將守土抗日的精神植入老百姓心里。
除了在抗戰時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貢獻同樣不小。不過和抗戰時期一樣,他在解放戰爭中作出的貢獻,并不在戰場上。
抗戰勝利后,他受中央的委派來到東北,擔任東北軍區參謀長一職。
他在東北擔任了軍政學校的校長,還參與籌建我國第一所航空學校和海軍學校,為空軍和海軍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為了盡快拓展外交渠道,展開了將軍外交,培養了一批將軍大使。
但和其他的將軍大使不一樣,他是最早脫下軍裝投身外交事業的將軍。
在1950年安理會上硬剛美國代表之后,他就成為了外交部的副部長,協助周總理進行外交工作。
后來他更是常年奮戰在外交戰線,為我國的外交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1974年,他在和葉帥討論重新工作的問題時,葉帥問他要不要重回外交戰線。
但他雖然在外交戰線工作了很長時間,終究還是放不下軍隊生活。而且當時我國已經儲備了不少外交人才,他覺得自己已經沒必要繼續回到外交戰線上了。
所以他告訴葉帥,自己不希望重返之前的工作崗位,而是希望能回到軍隊。
正好當時葉帥正主持軍委工作,身邊需要一個得力助手。他決定將伍修權推薦到總參去工作,負責分管情報和外事。
1975年4月,他正式調任總參,成為了副總長。
時隔多年,他終于又重新回到了軍隊。
參考資料:
伍修權:新中國成立前被授予少將的外交家,學習時報,2024-03-18
伍修權與八路軍駐甘辦事處,人民網,王慧君,2021-12-16
“能上能下”的老一輩革命家,王樹人,2016年11月18日,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聯合國總部:第一次響起了紅色中國的聲音,光明網,2021-10-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