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醬說:
把興趣的種子埋在孩子心里,尊重孩子學習的規律,選擇孩子喜歡并且適合孩子的內容,點燃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愛上學習。
全文5477字丨閱讀共需3分鐘
編輯丨人民醬
作 者:Erica 來 源 : 少年商 學院( ID : youthmba )
關于假期學習,孩子們在學校期間的學習差距并不大,真正拉開差距的,往往是在那長達兩個月的暑假。
“暑假可以盡情玩,但千萬別把學習拋到腦后。”否則,很容易出現所謂的——“Summer Setback”(暑假倒退):也就是孩子在暑假期間知識遺忘、學習狀態滑坡,重新開學時往往要花更長時間“找狀態”。
正值暑假,我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為孩子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
在下面的文章中,和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方法和思路,希望能為家長和孩子們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啟發。
把英語當成中文來學
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死記硬背”
關于英語學習,家長們問得最多的其實就是這個問題。這很正常:如果說學英語是要建一座塔,那么單詞就是磚頭和石塊,是沙子和泥土。
但是,市面上很多流行的背單詞方法,根本就是錯誤的。最可怕的就是所謂的“諧音聯想法”(把ambulance變成“俺不能死”)或者“圖像聯想法”(peep是一雙眼睛在門縫中間偷看)。
這些方法錯在哪?錯在把英語當成中文來學,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死記硬背”。這些聯想有趣與否是一個比較主觀的判斷,但是,這些聯想并沒有遵循英語語言本身的規律,反而會增加大腦的負擔。
單詞量上不去不說,更麻煩的是,讓孩子失去了對英語正確的認知,也失去了對英語的興趣。這在大基礎階段是致命性的錯誤。一旦一開始用錯了方法,那么后面就很難再矯正。
英語單詞的學習,就要用英語的思維來學。一個單詞里面藏著的秘密其實很多。比如,詞根,詞綴,這些就像是英語單詞里的偏旁部首,意思就是說:知道詞根詞綴的秘密,理解單詞意思,會快很多。
就像在漢語里,你看到“月”字旁就知道這個詞跟肉有關系,看到“金”字旁就知道這個字跟錢或者金屬有關系一樣。在我的課上我就會教:
比如,當我講到一只小豬和一只小狗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形影不離,這個詞日常表達中很常用,是一個簡單但又高級的詞:inseparable。
從一個inseparable里面就能拆出兩個常見的詞綴,-in和-able。這里我會舉例,說明這兩個詞綴在其他單詞中的應用,而且,舉的這些例子,也并不是什么艱深晦澀的詞,都是日常用得上的。
所以,學1個詞就等于學3個詞,還可以從這兩個詞綴中延伸出更多的詞匯來。只有懂得這種學習的方法,背單詞才不痛苦,才高效。
不過,詞根詞綴還是比較淺層的。單詞里還藏著另一種秘密,就是詞源。英語其實是一個大雜燴的語言,德語法語丹麥語都跟它有點關系,看詞源就能看得出來。比如:
我在講秋沙鴨這一紀錄片時,里面出現了一個詞:crèche。這個詞,其實就是個法語詞。實際上英語中的法語詞占到日常詞匯的三分之一,非常多。為什么會這樣呢?這其實就跟英國的歷史有點關系了。
這時候如果能引導孩子延伸思考,或者再及時補充一些閱讀資料,那么孩子就會通過一個英語單詞,進而探索到世界歷史的有趣故事。
所以其實學習單詞不應該只學單詞本身,那樣枯燥,無趣,低效。應該真正讓單詞發揮敲門磚的作用,通過學習單詞,對英語世界有更多了解,這樣才有趣、有深度,更能讓人提起興趣。
尖子生一到做題就傻眼
說完背單詞,自然而然說到的就是第二個問題:背了單詞不會用,怎么辦?這個問題也有不少家長問。
這兒我想分享我自己的一個故事。我本科、碩士研究生,學的都是翻譯專業。這個專業非常冷門,目標也很明確:培養高端翻譯人才,輸送到哪兒呢?政府對外部門,或者國際上需要大型會議同聲傳譯的組織,比如聯合國。
一聽就非常高大上對不對?考進來的同學,高考成績也都非常好,英語最少都是130分起的,毋庸置疑都是尖子生。這些尖子生,跟外教交流都沒問題,可是一到翻譯課上,做練習,就傻眼了。
比如說,翻譯一個金融行業峰會的材料,上來老師就說,今天的主題是金融普惠,金融普惠怎么說呢?
這個詞,在你平時的字典里,是沒有的。如果你到電子詞典里輸入普惠,第一條選項出來的是普惠公司。正確的翻譯是什么?是Financial Inclusion。inclusion,其實是包含包容的意思。
但是這道題對于一個金融專業的學生來說不會太難。懂英語的金融專業學生,只要平時關注國際新聞,關注行業內出現的新概念、新議題,就會接觸到這個詞。
當時我們還覺得是因為對普惠這個詞理解不到位。普惠,就是普及,優惠或者恩惠,讓更多人都體驗到這種優惠、好處的意思,要順著這個思路去理解單詞、查字典。現在看來,其實這不過是在咬文嚼字,沒有觸到問題的本質。
問題的本質是什么?就是:語言能力和知識儲備脫節了。之所以遇到一個問題不會說,不會翻譯,不是因為語法知識不扎實,看的文章不夠多,而是對各個領域的知識儲備不足。
這個問題,是翻譯專業學生的一個困局。我認為,這個問題也是我們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真正的癥結所在。之前我輔導過一個初一孩子參加演講比賽。演講的主題,是關于環境保護的問題。
這孩子平時英語學得很不錯,上VIPKid很多年,也讀各種各樣的繪本,發音也很純正,在臺上不容易怯場。但是那一次演講,她準備得非常吃力。關于環境的問題她一問三不知。
我問她你知道有多少種極端天氣?人類哪些行為對自然產生負面影響?她都說不上來,或許知道幾個tornado,tsunami這樣的詞,但是要完整用英語表述相關的自然現象或者人類行為,基本是做不到的。
她的問題,也是一樣:英語語法學得很好,但是知識儲備,沒有跟上。
我們再把這個問題順著年齡放大來看看:等孩子上到初中、高中,想要準備各種各樣的考試,當你參加各種英語能力考試,比如雅思、托福的時候,這些考試的閱讀題考的就不是語法能力,而是知識儲備。
咱們用雅思舉例,雅思閱讀中會有很多自然科學、社會提議等主題的內容。給大家舉個例子:
(劍橋雅思4 Test 1閱讀原文翻譯 Passage 2 鯨魚感官-老烤鴨雅思)
上面這篇文章,就是雅思考試的真題,主題就是關于鯨魚的。如果孩子從來沒有學過鯨魚相關的知識,那么就算這篇文章里大部分的單詞她都學過,她還是會讀得很吃力。
相反,如果已經接觸過鯨魚的知識,那么就算不看文章光看題目,也能根據常識,快速排除一些錯誤選項。這就是知識儲備對于英語閱讀能力來說的影響力。
所以,在打基礎階段,絕對不可以只關注語法和詞匯量的增長。不能只教孩子Learn to read,也要告訴孩子Read to learn。
這兩種閱讀方法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只有孩子會Read to learn了,才是真正會用英語,否則永遠只是在“學英語”。
那么,在給孩子選擇英語讀物,或者廣泛一點來說,在選擇英語學習材料的時候,有什么該注意的呢?
選好英語讀物的兩個策略
選讀物有兩個策略。
第一,虛構與非虛構并重。
現在孩子的英語讀物,主要是兩個類別:Fiction的,就是故事類的書籍。Non-fiction的,簡言之就是科普類的書籍。比如:dk百科全書,國家地理少兒分級閱讀系列。
還有大名鼎鼎的牛津樹,其實也有分成Fiction和Non-fiction兩個體系。幫助孩子做到Read to learn,科普書就很有用。
大多數孩子更愛讀Fiction,也就是虛構故事,因為它有趣,富有想象力。但是,等到孩子有一定的閱讀基礎之后,要有意識引導孩子從Fiction往Non-fiction過渡。
就比如國家地理紀錄片,也是屬于Non-fiction的內容,是國家地理中文網專門為孩子打造的雙語紀錄片,國家地理攝影師潛入到大自然深處去拍攝不為人知的甚至從未有人見過的動植物畫面。
孩子對我們的世界了解越多,就越有背景知識去融合拓展,從而促進獨立思考,激發探索精神,學習能力也會隨之更強大,這些是比只掌握英文更重要的能力。
第二個策略,短期要專,長期要雜。
想要培養孩子用英語閱讀去學習知識,也就是Read to learn的能力,一定要百無禁忌,廣泛閱讀。從長期來看,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合適孩子閱讀的內容,都可以讓孩子接觸,接觸得越廣,知識面才越廣。
不過短期內就要有針對性地做專題閱讀,這個短期可以是一周,也可以是一個月,一個假期,總而言之是集中的一段時間,專門讀一個主題的內容。
可以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天文,地理,都可以。讀透,讀細,反復學,這樣學會到手的單詞,就不僅僅是見面時似曾相識了,而是真正掌握、能運用自如。
長期雜,短期專,這樣結合在一起訓練,才能真正通過閱讀來提升孩子的英語能力。
培養興趣與引導學習并重
最后咱們講講所謂培養興趣。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這個是沒錯的。比如看動畫、看電影學英語。但是,不少家長也會碰到這樣一個問題:
孩子看英語動畫片就是看故事情節,沒有反復看,沒有學到里面的英語知識。這個問題是課前問卷中有一位家長問的,我相信也是不少家長的真實問題。
那么為什么很多孩子看了英語動畫片,還是沒能提升英語能力呢?其實這個問題,對于成年人學英語來說也是一樣。這個世界上喜歡看美劇、英語、好萊塢電影的人多得去了,但是為什么沒有人人都變成英語高手?
原因很簡單:孩子不知道英語動畫片的價值到底在哪里。
就像我們看電影,自然而然就會被故事情節吸引,看著字幕,把情節看明白,至于英語在耳朵里就像是一陣白噪音——對于孩子來說,ta不明白這白噪音的價值到底在哪里,到底哪里有知識?哪里有地道表達?該怎么學?
看視頻學英語,還需要一個很關鍵的步驟,就是需要有人引路,有人講解。
需要有老師來篩選,挑選出適合孩子學習的單詞和句型,加以適當的拓展,這樣才是真的在學,而不是只是看。
在我過去的教學中,會針對一些紀錄片中涉及到的動植物或者環境話題,選擇重點的,難度適中的,值得延展開來講的單詞和句型,帶孩子好好學習,講的都是孩子日常能用到的詞。
比如在北極熊這一集中,旁白中含有大量過于專業的詞匯,那么在這里我就圍繞北極熊,挑選了9個動詞詞組。這些詞無論孩子以后要在作文中描述動物的行為動作,還是要在演講中呼吁大家保護自然,都是非常實用的。
講完單詞我們還會有練習,會通過小程序的方式要求孩子朗讀單詞,完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而不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個視頻。此外我們還有配套的視頻旁白轉錄文檔,中英對照的閱讀文章,幫助孩子反復觀看和復習。
這樣連續學習,孩子通過有趣的視頻,學到實用的單詞,形成正向反饋的時候,才會激起孩子真正的“內驅力”,愿意去主動學習,因為她覺得學習快樂,有趣,有用。
把興趣的種子埋在孩子心里,我們會尊重孩子學習的規律,選擇孩子喜歡并且適合孩子的內容,用優質、清晰的講解,點燃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愛上學習。
只有孩子對某個領域產生興趣,才能產生真正的內驅力。
那么今天的分享內容就到尾聲了。簡單回顧一下,我們從背單詞,講到了閱讀積累,再講到興趣培養。學習單詞,不要一個一個單詞去背,而是要把單詞當成認識英語的窗戶,這樣學起來才會有趣,才能建立正確的英語思維;
閱讀積累要注意培養孩子Read to learn的思維,百無禁忌廣泛閱讀,擴充知識儲備才能真正提升閱讀能力。最后興趣的培養,不能操之過急,需要堅持,更需要對一個材料的深度、專業的解讀。
我特別希望能幫助更多孩子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暑假開始,我們一起用連續50天的時間,嘗試進行專題學習,從自然科學領域的單詞開始給孩子講透,培養正確的英語思維和學習習慣。
三個常見問題
問題1:背單詞需要專門背還是在閱讀過程中背?
一個單詞從背到用,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英語專業里面我們有兩個概念,也給大家講一講,就是把詞匯分成兩個類別:一個叫“閱讀詞匯”,另一個叫“寫作詞匯”。
閱讀詞匯意思就是:看見的時候你能認得出來,寫作詞匯,就是提筆的時候能主動想到它。
我們學單詞,尤其是日常不常用的單詞,其實是個漫長循序漸進的過程。從閱讀詞匯,到寫作詞匯,見得多,慢慢加深印象,慢慢變成寫作詞匯。
那么這個過程的快慢取決于什么呢?取決于你見到這個單詞的頻率,會用到它的頻率,也就是取決于:你平時在閱讀、寫作、演講題目中會需要它們的頻率。
所以,就算你直接拿著單詞表背,你可能也只能達到擴充閱讀詞匯的效果。學習語言,考驗的還是長期堅持的功夫。沒有捷徑。
問題2:孩子只喜歡看Non-fiction,而且是電子版,買了許多同學都在看的書卻不愛看,怎么辦?
我們應該敢讓孩子做自己,尊重孩子的喜好,不用隨波逐流。講一個非常老套的故事:愛因斯坦的故事。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喜歡讀什么書呢?幾何,物理,哲學。13歲的時候讀康德的哲學著作,他跟他的同學一樣嗎?不一樣。知識都是相通的,他在哲學方面的領悟,之后同樣幫助他在物理學領域完成了前無古人的研究成果。
Again,興趣是最好的內驅力。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是多么寶貴的意見事情。
問題3:如何從一本英文課外書,提高英文寫作?
這個問題我想對于中英文來說都存在:如何通過閱讀來提升寫作?寫作是一項技能,需要專項訓練。讓孩子仿寫作家的風格,擴充詞匯量,學習優美的詞匯和精煉的表達形式。
*來源:少年商學院(ID:youthmba)國內領先的國際素質教育平臺,380w+高知父母都在關注,幫助6-16歲孩子發現興趣并樹立目標。
*注:本文圖片來自于網絡(部分圖片來源于圖蟲創意),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也許你會喜歡
【社交】
【方法】
【真實】
【羨慕】
添加教育助理個人微信號( yanzhijiasuo )為好友,備注您孩子的年齡或自己的身份,我們將把您加入到相應的群里。共享家庭教育資源福利。
歡迎關注人民家庭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