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的移民,崩潰的房市:澳洲正走向一場“不可承受之重”?
六十年移民9萬一年,如今一年進了近45萬人!澳洲,這個曾以“生活質量高”著稱的移民天堂,正在被自己引以為傲的移民政策,逼入一個無解的角落。
移民失控,房市告急
2022至2023財年,澳洲凈海外移民飆升至創紀錄的44.7萬人。
這個數字,比工黨政府原先承諾的目標高出了整整三分之一。原本總理阿爾巴尼斯還自信滿滿地拍胸脯,說要把移民控制在39.5萬人;甚至再往后逐年遞減。
但現實呢?數據啪啪打臉。截至2025年5月的一年時間里,澳洲新增的凈永久和長期移民高達24.6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更夸張的是,光是2025年5月單月,澳洲就凈增加了3.3萬移民,這是有統計記錄以來,5月凈入境人數的最高點,連2023年的峰值都被輕松超越。這些人來了,他們需要住宿,需要能源,需要公共服務。問題是,澳洲準備好了嗎?
房子不夠,房租飛漲,政府還在做夢?
政府口口聲聲說要建120萬套新住房,結果呢?空口白話。截止2024年3月的一整年,真正完工的新住宅只有區區17.9萬套——跟移民速度完全不成比例。住房供應遠遠跟不上人口暴漲的步伐,租金持續飆升,買房變得遙不可及。
最新數據顯示,首府城市的租房空置率僅為1.3%,幾乎到了“零庫存”的程度。
誰在受苦?澳洲普通工薪家庭、剛畢業的年輕人、新到來的留學生群體,甚至連本地出生的下一代,都可能在未來十年徹底告別“買得起房”的夢想。
一個堪培拉的移民,一套房子的缺口
過去一年里,凈移民人口幾乎等于一個堪培拉市的人口。但去年新批準的住房數卻創下十年來新低,僅有15.8萬戶。根據測算,僅2023-2024年一年,人口增長所需住房就短缺超過6.2萬戶,而前一年甚至短缺超過11萬。建得少,批得慢,蓋得貴。
澳洲現在蓋一套獨立屋平均要1年4個月,公寓甚至需要接近三年。而更可怕的是,這其中幾乎一半的成本,都被各種稅收和行政費用吞噬了。
移民≠勞動力,幻想破滅
有人說,多來點人就多點建筑工人,能幫忙蓋房子。可現實再一次冷酷地擊碎了幻想。事實是,大多數新移民,尤其是國際學生,根本不會投身建筑業。即便是技術移民,也遠遠無法填補當前13萬建筑工人的缺口。技術工人本身就緊缺,培訓周期長,流動性大,現在靠移民救房市,無異于緣木求魚。
第三世界的速度,第一世界的焦慮
澳洲人口年增長率高達2.1%,其中80%來自海外凈移民。這已經不是“發達國家的穩健增長”了,而是徹頭徹尾的“第三世界級人口膨脹”。悉尼的電力系統幾乎跑滿載了。專家直言:再加10萬人,一場熱浪襲來,停電就是板上釘釘的事。這不僅是城市基礎設施的崩潰預警,更是對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的實質挑戰。
“不可能三角”中的澳洲政策困局
當前的澳洲,正陷入一個令人窒息的“三角鎖”:龐大的移民流入、失控的住房短缺、有限的建筑能力。你要控移民,就會被批“不歡迎全球人才”;你要保住房市,就必須大幅增加供給,可現在勞力、土地、資金、審批全都卡著;你要緩解通脹,還得緊縮支出,房市更難有突破口。
可以說,這不是哪個部門的失職,而是整個系統性的政策潰堤。工黨政府曾承諾的“移民收縮”已徹底破產,控制人口增長變成一紙空文。
澳洲,需要一場清醒的大手術
今天的澳洲,正站在一個分岔口:是繼續對全球開放,吸納越來越多“第三世界的夢想家”?還是停下來想一想,怎么保障本國居民的生存底線?
房子不夠了,路堵了,電網要崩了。一邊是大批移民潮水般涌來,一邊是本地人望房興嘆。這個國家,正在透支未來。
不是反移民,而是該做減法了。
不是再開空頭支票,而是真正動手蓋房子了。
不是口號,而是行動。
阿爾巴尼斯政府,該醒醒了。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更多新聞熱點追蹤
請點下方關注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