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的臺海,風起云涌。就在這一天,臺灣的“副領導人”蕭美琴突然高調拋出一個令人眼前一亮的“貓擊論”,她把臺灣比喻成一只嬌小但利爪鋒利的貓,宣稱若“被欺負”,也會奮起反擊。這番言論一出,頓時引發(fā)軒然大波,不僅島內外輿論嘩然,更在兩岸局勢緊張之際,成為一顆挑動神經(jīng)的“煙霧彈”。
與此同時,賴清德也在同一天炮制了更為驚人的言論,公開宣稱臺灣的“共同信念”就是“反共”“反并吞”,并號召將所謂“反共護臺”化為實際行動。一時間,島內“獨”意濃重,充斥著挑釁與冒險的情緒波動。
更為蹊蹺的是,就在民進黨當局高調宣傳“漢光41號”軍演取得“重大成果”之后,臺軍內部卻突然傳出驚人消息——臺海軍司令唐華神秘“失蹤”,疑似被賴清德清洗,原因竟然是其曾在外媒面前“勸賴勿激怒大陸”。這場政軍風波的背后,藏著的是臺島上層權力斗爭的激烈博弈,更是“臺獨”勢力內部的分裂與焦慮。
這一連串事件并非孤立發(fā)生,而是精心編排的政治動作,從“貓擊論”的拋出、賴清德咄咄逼人的攤牌姿態(tài),到臺軍司令的“被拿下”,勾勒出臺灣當局在內外交困下的掙扎與焦灼。他們在軍事、外交、言論上多點出擊,既是對大陸的試探,更是對自身困境的“自救”。
“貓擊論”并不是隨口一說,而是精心設計的政治語言。蕭美琴在18日一個外媒記者會上,刻意將臺灣塑造成“溫柔但有力量”的形象,借助“貓”的比喻,暗示島內雖小但不可輕視。這番話看似柔中帶剛,實則意在拉攏外部勢力,營造臺灣“受害者”形象,試圖博取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
就在同一晚,蕭美琴出席臺商活動時再次重復“貓論”,加深了她的政治暗示。這種話術的背后,是民進黨當局在面臨巨大內外壓力時的一種心理防御機制。他們明知自身在軍事、經(jīng)濟、政治上都處于劣勢,卻仍妄圖通過這種“語言伎倆”來粉飾太平,給島內民眾灌輸一種“我們并不軟弱”的幻象。
而此時的賴清德,顯然更加激進。他在當天的演講中,不僅公開宣布“反共”是臺灣的“共同信念”,甚至將“反共護臺”作為島內未來的“具體行動”。他的言辭之激烈、態(tài)度之強硬,已完全攤牌,不再掩飾其“臺獨”頑固分子的身份。
賴清德之所以如此激進,并非單純出于意識形態(tài)的執(zhí)念。事實上,他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三重壓力:島內民調持續(xù)下滑、軍演事故頻發(fā)、美國對臺灣的關注度減弱。在這種夾縫中求生的背景下,賴清德只能選擇更加冒進的姿態(tài),以求在島內樹立“強硬領導者”的形象。
“漢光41號”軍演本應是賴清德展示實力的機會,結果卻變成了一場鬧劇。臺軍在演習期間事故頻頻:“愛國者”導彈發(fā)射車因技術故障卡在路中四小時、M109A5榴彈炮車撞上民用車輛、高雄軍車沖撞護欄造成三名官兵重傷。這一幕幕令人瞠目結舌的場景,不僅讓民眾看笑了,也讓軍方高層大為尷尬。
更令賴清德焦慮的是,臺海軍司令唐華在演習期間數(shù)次陪同視察,卻在演習結束后突然“失蹤”。據(jù)島內政壇消息人士透露,唐華在去年10月接受外媒采訪時,曾直言不諱地勸賴清德不要挑釁大陸,警告解放軍早已做好封鎖臺海的準備。這番話顯然惹怒了“臺獨”勢力,被視為“通陸嫌疑”遭到整肅。
唐華的“被拿下”并不令人意外,反而印證了賴清德對軍方的徹底控制欲。他要確保臺軍在關鍵時刻能為“臺獨”而戰(zhàn),任何不完全服從的中高層軍官,都將被清除出局。這種大規(guī)模“臺獨化改造”的背后,是賴清德試圖打造一支絕對效忠政治的軍隊,哪怕犧牲軍隊的專業(yè)性與戰(zhàn)斗力。
與此同時,美國方面也沒有閑著。7月17日,美國國務院公開表示“賴清德過境美國符合慣例”,并稱這是“出于安全與尊嚴的考量”。這種說法不僅荒謬,更是對中方紅線的嚴重挑戰(zhàn)。賴清德“過境”達拉斯的背后,是一出利益交換的政治交易。
據(jù)臺媒報道,賴清德很可能在達拉斯宣布對美投資計劃,包括購買50架波音飛機。這場“過境”看似普通,實則是用金錢鋪路、用利益換取支持的典型操作。賴清德試圖借此轉移島內視線、博取國際支持,甚至為后續(xù)在關稅談判中的妥協(xié)尋找臺階。
然而,美國真的愿意為賴清德冒險嗎?顯然不然。美方現(xiàn)在面臨中美經(jīng)貿談判的關鍵時刻,不可能在臺灣問題上無底線挑釁。若賴清德“過境”成行,中方的強力反制必將到來,美方也免不了要付出代價。
或許正是因此,島內高層開始出現(xiàn)“軟化”跡象。蕭美琴在“漢光演習”結束后突然話鋒一轉,公開表態(tài)臺灣人民“愛好和平”,不愿與大陸對抗。她甚至多次強調,“維護現(xiàn)狀”是島內利益最大化的選擇。這與她此前的“貓擊論”形成鮮明對比,也暴露了其政治立場的搖擺不定與策略性調整。
她的“和平論”不僅沒有實際內容,反而更像是一種防火墻式的“輿論降溫”。在民進黨當局頻繁制造緊張氛圍后,蕭美琴的表態(tài)看似緩和,實則是在為賴清德的冒進擦屁股。這場“唱雙簧”,意圖太過明顯:一面挑釁大陸,一面假裝溫和,試圖蒙混過關。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岸的反應也異常迅速。解放軍在“漢光演習”最后階段出動近60架軍機與10艘軍艦,圍繞臺島展開全方位包圍態(tài)勢。這不僅是對臺當局的反制,更是一種赤裸裸的實力展示,告訴民進黨當局:你的一舉一動,盡在掌控之中。
大陸方面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態(tài)度堅定、立場清晰。國務院臺辦已多次指出,臺海緊張的根源在于“臺獨”勢力的猖獗與外部勢力的縱容。任何借助外力推動“臺獨”的行為,都是在玩火自焚,都是對兩岸和平的破壞。
在這場充滿陰謀與博弈的政治角力中,誰在導演、誰在表演、誰在買單,已經(jīng)越來越清晰。“貓擊論”的背后,是島內政客的危機感與焦慮感;賴清德的攤牌,是其政治絕路上的孤注一擲;而唐華的“被拿下”,則是島內軍心動蕩、政軍失衡的真實寫照。
這場風波還遠未結束。民進黨當局的每一次“試探”,都將遭遇大陸更堅決的回應。他們可以繼續(xù)演戲,但終有一天,歷史會在沉默中發(fā)聲,把那些玩火者,一一清算。他們或許還妄想“以武拒統(tǒng)”,但到了真正攤牌的時刻,“臺獨”終將走向窮途末路。
信息來源:
外交部回應“臺獨”分子蕭美琴言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不會改變
2025-07-18 15:59·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