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主要咨詢領域為兒童與青少年、工作職業、心理成長等,特別擅長兒童青少年學習與心理問題、職業發展與人際關系問題、性格分析與應用等,解決了大量的疑難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為社會提供了專業的服務。解決從幼兒、小學、中學、大學、職場青年大量疑難心理個案。
各位寶爸寶媽們!在教育孩子這條“取經路”上,好多家長和老師都碰到過這么個鬧心事兒:孩子上課壓根兒不積極舉手發言。這事兒乍一看是個小case,但說不定會對孩子學習和成長影響賊大呢!今天咱就嘮嘮咋開導這類孩子。
先得找到孩子不舉手的原因。孩子不愿意舉手,那背后的緣由可五花八門。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就內向,在陌生環境里,被那么多人盯著,緊張得小心肝直顫,就怕自己回答得不好,被同學和老師批斗,所以打死都不敢舉手。我有個小來訪者,每次上課都跟鴕鳥似的把頭埋得低低的,就算知道答案也不敢舉手。后來一打聽才知道,他之前答錯了一次,被同學笑話了,從此就成了“舉手恐懼癥患者”。
還有些孩子是對課程內容一點兒興趣都沒有,壓根兒不想主動參與。你想啊,讓孩子聽自己一點兒都不喜歡的內容,他能積極才怪呢!或者,孩子對知識掌握得一塌糊涂,心里沒底,不確定自己答案對不對,自然也不愿意舉手啦。
接下來得幫孩子克服內心的障礙。要是孩子因為性格內向或者怕犯錯不敢舉手,咱就得幫他們把信心支棱起來。在家里,家長得多鼓勵孩子表達想法,營造一個開放、包容的交流環境。不管孩子說啥,都認真聽著,別急著反駁或者批評。比如說一家人吃飯的時候,聊聊當天發生的事兒,讓孩子大膽分享看法,然后猛夸一頓。
也能利用游戲鍛煉孩子膽量。我之前讓一位家長和孩子玩“模擬課堂”的游戲,家長當老師,孩子當學生,準備些簡單問題讓孩子回答,答對了就給小獎勵。這游戲一玩,孩子膽子蹭蹭變大,后來在真正課堂上也開始試著舉手了。
同時得告訴孩子犯錯是學習過程里的“標配”,每個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從錯誤里學習。可以給孩子講些名人犯錯的故事,讓他們知道犯錯不丟人,好多偉大發明都是在不停犯錯中誕生的,就像愛迪生發明電燈,做了無數次實驗才成功,那得犯多少錯啊!
然后要提高孩子對課程的興趣。孩子喜歡上課程內容,自然就會積極參與。老師教學的時候,可以用更有趣的方式,像用故事、游戲導入課程,把枯燥知識點變得超有吸引力。就比如教數學,老師可以編個有趣的數學故事,里面有勇敢小英雄通過解方程解決難題,這樣孩子就會覺得數學老有意思了。
家長也得配合學校教育,在生活里多引導孩子發現知識的樂趣。比如逛超市的時候,讓孩子自己算商品價格和找零,讓他們感受數學在生活里的用處。要是孩子喜歡閱讀,就找些和課程相關的有趣書籍,讓孩子在課外拓展知識,提高對課程的興趣。
最后要和老師保持密切溝通。家長和老師得齊心協力。家長要常和老師交流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了解孩子不舉手發言的具體情況,然后一起商量解決辦法。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多關注孩子,給他們些簡單問題,讓他們有機會成功回答,慢慢建立信心。
家長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變化和進步告訴老師,讓老師在課堂上多肯定和鼓勵。比如孩子在家通過游戲變得更自信了,家長就告訴老師,讓老師在課堂上多留意孩子,給孩子創造舉手機會,孩子答對了,趕緊表揚。
孩子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真不是啥天大的事兒,但需要咱有耐心、用對方法去開導。只要找到孩子不舉手的原因,幫他們克服內心障礙,提高對課程的興趣,再和老師密切配合,相信孩子會慢慢變得積極主動,在課堂上大放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