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常有意外之知入我生命。
飛機降落錫林浩特機場,我來此參與一場鶴類及遷徙水鳥同步調查會議。
每年春秋兩季,鶴類在全球展開遷徙之旅,串聯不同大陸的生態系統。其遷徙路線穿越多國,亦面臨諸多威脅。探索鶴類遷徙之謎,可揭示其與濕地生態的緊密聯系。故此類會議定期召集候鳥遷徙沿線人員,共商鳥類調查與保護工作。
我外出喜帶書。那次攜的是《馬可·波羅游記》。隨手翻到一頁:“此地有五種鶴類,一種軀甚大,身黑如烏。第二種全白,其翼甚美。其圓眼上呈金色,此鶴為諸類中之最大者。第三種與我輩地方所產者同。第四種較小,耳旁有長羽甚美,下垂作紅黑色。第五種甚大,全身灰色,頭呈紅黑色?!?/p>
恰與會議相關,我即發問至會議群。北京師范大學鳥類學家張正旺教授問:“書中描述的地方是哪里?”我在電子地圖標出一區域。北京林業大學賈亦飛問:“上下文有什么內容?”此時張教授已給出答案:“1黑鸛;2白鶴;3無描述;4蓑羽鶴;5灰鶴。古人對鶴、鸛?;煜??!?/p>
我對賈亦飛道:“成書約13世紀。記載位置近元上都察罕腦兒行宮?!?/p>
國際鶴類基金會于謙女士說:“這表明多倫縣以前就有白鶴分布?!?/p>
張正旺教授道:“遷徙期間,白鶴有可能經過啊?!辟Z亦飛:“元上都就在閃電河,正藍旗與多倫縣?!睆埥淌冢骸巴庖囡w觀點。3為灰鶴,歐洲較常見(應指意大利威尼斯附近鳥類)。5或為白枕鶴。第一種可能是白鶴。幾百年前,白鶴種群數量肯定比現在還多,遷徙時可集成大群。”
一小段文字竟引起熱烈討論。張教授后對我說:“鳥類有固定遷徙路線。這書描述得很有意思,如果有人好好研究一些古文獻,也許有更多新的發現?!苯袢藢Α恶R可·波羅游記》多持懷疑態度,若從自然生態的角度細讀分析,或許也是一種思路。
我合上書,似有張合之翼從中飛出,化作自然與歷史變遷的見證。傍晚的錫林郭勒草原,火燒云恣意舒展,如鶴欲鳴于九天。
原標題:《晨讀 | 王江江:徙鶴》
欄目編輯:華心怡 文字編輯:王瑜明
來源:作者:王江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