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日本公布新版《防衛白皮書》,再次將中國定義為“最大戰略挑戰”,還對中國正常軍事活動、臺灣問題和中俄合作指手畫腳,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翻開這份534頁的白皮書,“中國威脅”幾乎貫穿每一頁。在軍事活動部分,日方把中國軍機在公海或專屬經濟區的常規巡航,強行定義為“改變現狀的灰色地帶事態”;在中俄關系上,明明中俄聯合軍演不針對任何第三方,日方偏要曲解為“對日示威”。這些操作,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刻意制造緊張。
石破茂(資料圖)
在浸透冷戰思維的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里,日方秉持錯誤的對華判斷,反復渲染中國軍事動態,甚至煽動日本聯合盟友及所謂“理念相近國家”共同“應對”。而中國始終堅定走和平發展之路,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國防建設與軍事行動的正當性毋庸置疑,與其他國家的軍事合作也始終遵循國際法與國際通行規則。
日本為啥這么急著渲染“中國威脅”?往深里看,是自身戰略焦慮在作祟。這些年,日本經濟低迷、社會老齡化問題突出,國內矛盾一大堆。自民黨為了轉移民眾注意力,卻將矛頭對準中國,把正常的中日分歧包裝成“國家安全威脅”。更關鍵的是,日本還想借“中國威脅”為軍事擴張松綁。
日本敢這么干,背后少不了外部勢力的推波助瀾。美國推動“印太戰略”,需要日本當“馬前卒”。在“特朗普2.0”時期,美國對日政策搖擺不定,日本干脆把寶押得更實——通過強化美日同盟,在“印太戰略”里刷存在感。可日本忘了,美國從來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當年日本被美國用原子彈轟炸,現在卻跟著美國遏制中國,這種“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做派,實在讓人唏噓。
石破茂(資料圖)
更諷刺的是,日本一邊渲染“中國威脅”,一邊從中國賺得盆滿缽滿。中日經貿合作這么多年,中國連續多年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兩國產業鏈深度融合。可日本在政治和軍事上對中國咄咄逼人,航空自衛隊YS-11EB電子戰機還跑到東海防空識別區挑釁。這種“政冷經熱”的矛盾狀態,受損的其實是日本自己。
中方早就把話講得很明白: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中國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正當合理,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對于日本在白皮書里的錯誤言論,中方已多次提出嚴正交涉。就像人民日報“鐘聲”說的,日本要是真想維護地區和平,就該先反省自己的侵略歷史,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而不是整天琢磨怎么給別人制造麻煩。
現在的問題是,日本似乎打錯了算盤。他們以為跟著美國跑能撈到好處,卻沒看到美國的“印太戰略”本質是拉幫結派搞對抗,最后只會讓亞太地區更亂。日本自衛隊實力早已超過“自衛需求”,再這么擴張下去,只會加劇地區軍備競賽,把自己推向危險的邊緣。
石破茂(資料圖)
歷史不會忘記,日本曾給亞洲各國帶來深重災難。今天的日本,要是繼續沉迷于“軍事松綁”的幻想,不尊重鄰國安全關切,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畢竟,誰都不希望看到亞太地區重蹈“烏克蘭危機”的覆轍,都盼著能一起發展、共同繁榮。日本要是真為國民考慮,就該把精力放在解決國內問題上,而不是跟著別人煽風點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