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版《防衛白皮書》一出,國際社會都笑了——整整39頁渲染“中國威脅”,結果連解放軍戰機數量都能抄錯,數據漏洞比“威脅論”本身還荒誕。中國外交部直接拍桌駁斥,國防部也火力全開,直言這份白皮書“錯誤百出”“居心叵測”。日本這套“數據造假+輿論操弄”的老把戲,到底想糊弄誰?
1.數據漏洞百出:39頁報告抄出“國際笑話”
日本《防衛白皮書》號稱“權威分析”,結果連基本數據都經不起推敲。
?核彈頭數量:白皮書稱中國擁有超600枚實戰核彈頭,2030年將破千枚。但國際權威機構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中國實際戰備核彈頭僅24枚。日方數據直接夸大25倍,不知道的還以為解放軍在搞“核彈批發”。
?殲-16戰機:去年報告還說中國有292架殲-16,今年突然縮水到“100多架”,但在臺海軍力對比章節又“神奇”恢復至312架。這波操作連五角大樓看了都搖頭:“你們日本防衛省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
日本自衛隊(資料圖)
?洲際導彈發射裝置:白皮書稱中國僅有200套,但美國五角大樓2022年評估是300套。日方自己把數據砍了100套,難道是想證明解放軍“節約資源”?
這些離譜數據暴露了一個事實:日本不是在分析中國軍力,而是在“編故事”迎合政治需要。
2.干涉臺灣問題:白皮書成“臺獨”興奮劑
白皮書公然反對“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表面上是“維護地區穩定”,實則是給“臺獨”勢力遞刀子。
?歷史教訓:中國國防部強調,臺灣回歸是二戰勝利成果,日本必須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承諾。但白皮書卻暗示日本可能介入臺海,這等于給賴清德之流發信號:“鬧吧,日本在背后撐你。”
?現實風險:日方炒作“中國威脅”的真正目的是松綁軍事限制。今年防衛預算漲到GDP的2%,西南諸島部署遠程導彈,下一步是不是要學美國搞“臺灣牌”?
中國外交部已明確警告:日本若繼續玩火,必將付出代價。
3.軍事擴張野心:借“中國威脅”突破和平憲法
日本這份白皮書最危險的地方,在于它把“擴軍”包裝成“自衛”。
?反擊能力:白皮書提出發展遠程導彈,配合美國在日部署“堤豐”中導系統,射程直接覆蓋中國東部沿海。這哪是“自衛”?分明是要把日本變成美國對華包圍網的“前沿陣地”。
石破茂(資料圖)
?雙標操作:中國軍機在公海飛行被誣“侵犯領空”,美軍航母在南海巡邏卻裝看不見。中俄聯合軍演被罵“示威”,美日韓演習就成了“維護和平”。
日本右翼勢力嘴上說“和平”,手里卻忙著給自衛隊升級裝備。
4.中方反制:從外交到歷史的全面反擊
面對日本的挑釁,中方沒給半點面子。
?外交部:發言人罕見發火,稱白皮書“錯誤認知”“無理干涉內政”,已提出嚴正交涉。這種強硬表態在近年中日交鋒中很少見,說明中方已忍無可忍。
?國防部:直接點破日本套路——“渲染威脅是為擴軍找借口”。更狠的是,中方搬出抗戰勝利80周年和臺灣光復80周年的歷史節點,警告日本別挑戰二戰成果。
日本的算盤很清楚:一邊蹭美國“遏華”戰略,一邊用“中國威脅”轉移國內矛盾。但中方不會讓它得逞。
石破茂(資料圖)
5.日本的算計:數據造假背后的戰略焦慮
為什么日本非要編造這些假數據?說白了就三個字:怕輸了。
?經濟差距:中國軍費是日本的4.8倍,經濟總量是其兩倍多。日方深知硬實力比不過,只能靠造假營造“勢均力敵”的假象。
?美國靠不住: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的消息讓日本慌了——萬一美國削減對日保護,它拿什么對抗中國?于是先炒熱“中國威脅”,讓美國不得不繼續罩著它。
?歷史修正主義: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拼命給軍國主義翻案,這份白皮書不過是其“正常國家化”野心的最新道具。
可惜,中日實力對比擺在那兒,日本再怎么造假也改變不了事實。
結尾:
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是一場自導自演的“政治表演”,數據造假、邏輯混亂、動機不純。但中方早已看穿這套把戲——從外交嚴正交涉到歷史警示,從揭穿數據漏洞到點明戰略野心,每一招都直擊要害。
日本若真想維護地區穩定,就該停止渲染“中國威脅”,老老實實遵守戰后秩序。否則,這份漏洞百出的白皮書只會成為國際笑柄,而日本的軍事擴張野心,最終只會撞上中國維護主權的鐵壁銅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