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訴您,現在有一個由“國家”開展的“分紅”項目,您只要注冊APP就能參與,只要創投就能有收益,而且這個項目還有一個印著國家行政機關的紅頭文件,您會不會心動?【吉林辟謠小劇場】第一期,通過《騙子的自述》了解非法集資最新騙局!
作品名稱:《騙子的自述》
創作單位: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
這種APP上的“分紅項目”到底是咋回事?
一起揭開真相↓
第一步:虛構身份
詐騙分子往往冒充、虛構政府機公職人員、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身份。例如:“中央農辦、國家農業農村部中國鄉村振興工作委員會專家總顧問”“國家鄉村振興局專家顧問委員會總顧問總指揮”“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專家咨詢委員會顧問”“國家補短板強弱項領導小組”。
提醒:“做戲做全套”已經成為詐騙分子的標配,假文書、假公章、假證件、假印章……有些不法分子為了騙取社會公眾信任,甚至在宣傳上一擲千金,采取聘請明星代言、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雇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制造虛假聲勢,騙取社會公眾投資。
第二步:虛構項目
詐騙分子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新農村建設、實踐“經濟學理論”等旗號,經營項目由傳統的種植、養殖行業發展到高新技術開發、集資建房、投資入股、售后返租等內容,以訂立合同為幌子,編造虛假項目,承諾高額固定收益,騙取社會公眾投資。例如一個名為“中國數貿”的理財項目,該項目聲稱是商務部統籌領導的一項數字化經濟項目,旨在促進全球數字貿易發展。
提醒:這些項目名稱緊跟國家大政方針政策,項目內分紅方式繁多,包含“車補互助”“房補互助”“圓夢互助”“生態互助”“配捐”“投流”“公益理財”,甚至還有“終身計劃”等詐騙項目。在非法集資初期,詐騙分子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后,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者遭受經濟損失。
第三步:虛構APP、網站
詐騙分子套用各類官方公開信息,制作出一大批涉詐App、網站,在其中展示著虛假投資理財項目,以高收益為誘餌,忽悠不明真相的群眾在App進行“投資”,進而實施詐騙。
提醒:這類APP只能通過第三方鏈接、二維碼下載,手機下載時會提示未備案,帶病毒,同時提示該應用為詐騙軟件。有的不法分子還利用網絡虛擬空間將網站設在異地或租用境外服務器設立網站。一旦被查,便迅速關閉網站,攜款潛逃。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避免陷入APP分紅項目、“政府項目”詐騙陷阱呢?
第一,保持警惕。對于那些聲稱是政府項目的投資機會,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推薦和宣傳,尤其是那些過于美好的承諾。要多渠道核實項目的真實性,如通過官方網站、政府部門咨詢等方式 。
第二,核實身份。如果有人自稱是政府工作人員推銷項目,要仔細核實其身份。可以要求查看相關證件、工作證明等,或者通過政府部門的官方渠道進行核實。同時,要注意防范假冒政府網站和電話,避免被騙子誤導 。
第三,理性投資。在進行任何投資之前,都要進行充分的調查和分析。不要被高回報沖昏頭腦,要考慮項目的風險和可行性。同時,要選擇正規的投資渠道和機構,避免參與一些不明來源的項目。
第四,保持警惕。不要輕易點擊或掃描陌生人發來的網頁鏈接和二維碼,如遇到只能通過第三方鏈接、二維碼下載的APP,請勿下載。手機下載APP時提示未備案、帶病毒、提示該應用為詐騙軟件,請立即停止下載。下載安裝APP,請務必選擇官方或可靠的應用商店,并仔細查看APP的開發者信息、用戶評價等。
第五,及時報警。如果發現自己可能陷入了“政府項目”詐騙陷阱,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提供盡可能多的證據,協助警方打擊詐騙犯罪,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財產安全。
《吉林辟謠小劇場》欄目依托吉林省網絡辟謠聯動機制,積極聯動相關單位、網絡媒體、網絡大V定期推出原創辟謠短劇,發揮東北方言魅力,用通俗易懂的劇情為公眾呈現謠言引發的故事,揭露常見謠言套路,引導群眾自覺形成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的觀念。
來源:吉林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編輯:王露洋
初審:張文琦
復審:佟劍博
終審:佟 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