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的21時29分,我們就要進入大暑節氣了。
也就說這明天就迎來大暑了,這可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底有多熱呢?老祖宗總結了“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說的就說上午是蒸,下午是煮。
不過,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后面就說立秋了。而立秋后不久,秋老虎可能就會粉墨登場!大家肯定也和我一樣,心里在琢磨,今年立秋后的秋老虎到底啥情況?一起來提前了解下吧!
民間有個說法叫“秋老虎兇不兇,就看大暑”。秋老虎,其實就是出伏了以后出現的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7到15天,有些年份持續時間更長。
這時候雖然已經立秋后也出伏了,但副熱帶高壓又殺回來,重新控制部分地區,導致天氣晴朗、陽光強烈,暑熱再次來襲,讓人感覺炎熱難受,所以大家形象地叫它“秋老虎”。
而且秋老虎的威力也分地區,南方相對更猛一些,高溫持續時間長、強度大;北方則主要是悶熱,早晚相對涼爽點,而且持續時間不長。
那今年會不會有秋老虎呢,秋老虎又猛不猛呢?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諺語,能通過大暑的天氣預測秋老虎的情況,咱們一起來提前看看!
先來看看第一句“大暑熱得慌,四個月無霜”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大暑熱得厲害,就預示著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天氣都比較暖和,可能四個月都不會下霜,這說明秋老虎可能勢頭很猛,熱的時間長。
再看看第二句“大暑不熱,秋后酷熱”。要是大暑不怎么熱,那到了秋天就會比較炎熱,意味著秋老虎可能會很兇猛,甚至可能比大暑節氣更熱。
像有的年份大暑期間雨水多、氣溫相對低,立秋后卻很熱,比三伏天期間還要熱得多,但是比較少見,一般都是小暑/大暑最熱,后面慢慢涼快了。
類似這樣的俗語還有“小暑不熱大暑熱,大暑不熱秋后熱” 。在我家鄉就有“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后”的說法,意思和前面的差不多,說的是如果大暑不熱,秋后可能會很熱。
另外還有“大暑展秋風,秋后熱到狂”,是說大暑若有秋風,即大暑節氣就已經有點涼快了,因為秋風就說帶有涼意的。預示著這一年的氣候反常,其影響就說秋季后期會非常炎熱。
正常情況下,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是這時候不熱,反而吹起了秋風,那就不太尋常了,預示著炎熱的天氣被推遲到了立秋之后,而且可能熱得超乎想象。
從這些農諺來看,大暑的天氣和秋老虎的兇猛程度確實有一定關聯。不過,現在的氣候和以前相比,變化也挺大的,這些農諺雖然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但也不能全信。畢竟現在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越來越多,天氣變得更復雜難測。
那么今年會不會出現秋老虎呢?
根據目前的氣象預測和相關俗語說法,今年大概率會有秋老虎,且強度可能較大。具體分析如下:
今年7月20日才入伏,是近十年來最晚的一次,有“晚入伏熱死牛”的說法,晚入伏往往意味著高溫時段更靠后,炎熱天氣可能會延續到秋后。
而且今年是秋包伏,8月7號立秋,8月9號才是末伏,農諺說“秋包伏熱得哭”,也預示著立秋后的高溫會持續。
另外,2025年立秋時間為8月7日13時51分,農歷閏六月十四,屬于晚立秋。民間有“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通常晚立秋意味著秋天降溫會較慢,秋老虎可能會比較兇猛。
同時,立秋逢雙數,按照“立秋逢雙秋老虎”的俗語,也預示著立秋后可能出現持續高溫的秋老虎天氣。
還有就是多個權威氣象機構提示,預計2025年秋季高溫情況將比去年更加顯著。國家氣候中心預測2025年秋季我國氣溫總體偏高,降水呈現“北多南少”的格局,這與秋老虎可能活躍的預期相吻合。
而且還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近年來全球變暖趨勢明顯,秋老虎現象出現頻率和強度都有所增加。2025年還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可能延緩季風轉換,這也會加劇秋老虎的威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